牛人|杨苏铁:探险路上的孤勇者,用快门捕捉地球奇观


杨苏铁


2013年前,旅行与摄影的碰撞,点燃了他无尽的探索欲。
2017年起,他毅然跨越体制界限,踏上职业摄影的征途。

作为自由摄影师,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从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的人造极光,到利特里-赫鲁图尔火山喷发,他以镜头为眼,挑战自我极限与自然绝美的交响。
他,是探险路上的孤勇者,用快门,在危险的边沿,捕捉地球瞬息万变的奇观。
他,是情感传递的使者,通过每一帧画面,讲述大自然与人心灵的共振。

于杨苏铁而言,摄影是体力与智慧的双重考验,是预判和掌控风险去瞬间的艺术,更是对反应、观察和思考的极致磨砺。
杨苏铁相信,摄影是揭示世界之美的另一种语言。他以此为笔,绘就地球最绚烂的色彩,激发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无限向往。



人为何要旅行?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对于一年中长达8~9个月都奔波在外拍摄的摄影师杨苏铁而言,旅途中时常能收获新感悟。每抵达一处新地方,他不仅热衷于用镜头定格大自然的绝美,更会在那份静谧之中,探寻内心的安宁与平和。

杨苏铁有过许多独特经历。他曾用整整1个月,穿梭于尼泊尔国内各地一些不知名的山村小镇,没有既定行程,也没有特定目标,只是搭乘当地底层最普通的小巴士,随意飘荡——只为挖掘这个国度最本真、质朴的模样。

他也曾漫步在伊斯坦布尔、莫斯科、米兰这类文化底蕴深厚、处处皆是历史沉淀的都市街头,主动向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搭话:“你好,我能给你拍张照片吗?”借此捕捉城市中鲜活的人文瞬间。

中国探险协会会员杨苏铁接受《牛人》栏目专访

作为一名探索世界的摄影师,杨苏铁逻辑清晰。他借助镜头,去入微观察、细致记录,深入思考、切表达。凭借极具时代感的独特视角和敏锐过人的洞察力,他成功地定格了诸多难忘画面。

在创作过程中,杨苏铁既重视摄影作品的形式美感,又擅长精准捕捉瞬间爆发的强烈视觉冲击力,同时也从未忽略作品的思想深度。他将对人的关怀、对社会现象的关注、背后潜藏逻辑的思考,融入其中。如此而来,他的作品,自然有了区别于人的耐人寻味等特质。

就像他自己所说:“我痴迷于拍摄风光、星空、生态,还有人文。只要是我认定的世间美好,都会收入镜头,满心期待能把这些影像分享给每一个人。这便是我从事摄影最质朴、根本的初心。”


01

我在冰岛拍火山


冰岛,这座坐落在北大西洋中部的岛国,因其独一无二的地理风貌以及频繁的火山活动举世闻名。

在摄影师杨苏铁的眼中,冰岛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那些跃动着、仿佛随时要喷薄而出的火山,已然成为他心中的圣地。他坦言:“我一年差不多得往冰岛跑3~4趟。”

杨苏铁拍摄的冰岛极光

2023年7月10日,杨苏铁偶然在新闻里看到冰岛的赫鲁图尔火山爆发的消息,当下便毅然决然地踏上奔赴冰岛的行程,此行目的单纯且明确——用镜头捕捉利特里-赫鲁图尔火山的壮丽奇景。

抵达冰岛后,杨苏铁顾不上舟车劳顿,立即驱车赶往火山附近,准备直面挑战。然而,火山爆发产生的滚滚浓烟致使当地政府紧急封闭了相关区域。可杨苏铁怎么可能轻易打退堂鼓。

“那几天,我着手联系一些专业的拍摄机构。当地有不少能乘直升机深入拍摄的服务,还有搭乘固定翼飞机进入特定区域取景的项目,我都一一去沟通、了解,打算从中找到合适的合作方式,助力我的拍摄计划。”杨苏铁回忆道。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数次高空拍摄作业,杨苏铁幸运地发现一条小径。他说:“那些地方位置偏僻,极为隐蔽,要找到入口起点很不容易。不过,好在我有大量户外拍摄经验,对于分析卫星云图以及借助卫星研究地貌、地势这些事,还算比较在行。”

那天,他徒步近14公里,终于成功进入拍摄区域。

杨苏铁拍摄的利特里-赫鲁图尔火山喷发

要知道,拍摄火山喷发可是个充满危险与变数的事,杨苏铁却毫无惧色。他形容当时的场景:“那溶液溅起的火焰,一次次扑到脸上。当时我的心跳,就跟那熔岩涌起的阵阵火光似的,一下又一下,节奏竟出奇地一致。那瞬间的感受,直到现在我都还清晰记得,实在是太难忘了。”随着距离火山越来越近,喷发的轰鸣声愈发震耳欲聋,熔岩流好似条条火龙在空中狂舞,刹那间把夜空都照得透亮。杨苏铁赶忙屏气凝神,迅速调试设备的参数,不想放过任何一个稍纵即逝的精彩瞬间。

接下来的3天,杨苏铁在拍摄地与充电点之间来回奔波,累计行程近80公里。“无人机电池一耗尽,就得赶紧出去充电;电一满,立马折返回去接着拍。如此循环往复,一刻都不敢耽搁。”他说道。

在他的努力下,火山喷发的壮观景象被完美地定格下来。熔岩流的炽热,与天空的宁静,形成了鲜明对比,仿佛是大自然在无声地诉说着力量与美丽。这些照片,不仅展现了火山喷发的震撼之美,更传递了杨苏铁对自然力量的尊重与敬畏。

谈及此次拍摄,杨苏铁是这样评价的:“这算得上是我的代表作之一,但还不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作品。”

杨苏铁拍摄的利特里-赫鲁图尔火喷发

他继而补充道:“虽说火山探索跟我以往拍摄的题材类型不同,但本质上都属于风光探索范畴。而我的摄影风格本就钟情于这类新奇、独特的景致。我向来热衷于闯荡那些未曾涉足、充满奇幻色彩的地方,火山恰好是我拍摄清单里的空白项,所以一直满心向往、执着追求。”

“不过在整个拍摄过程里,我看重的,并非只是最终呈现出的火山画面。真正关键的,是投身火山拍摄这段经历,是身处火山爆发那种极端情景的所有体验,还有前前后后自己做决策、拿主意的过程。像前期筹备阶段如何规划路线、安排装备,这些绝非碰运气,而是过往历经各种拍摄场景后日积月累总结、沉淀下来,已然内化成我固有的思维习惯,能让我有条不紊地应对挑战。”


02

北极结婚,偶遇外星人?


北极,这个地球上最遥远、神秘的地方,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对于杨苏铁,这里却是他摄影生涯中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2019年4月,杨苏铁与妻子踏上前往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的旅途,在斯瓦尔巴教堂,二人举办了别具一格的婚礼。然而,对杨苏铁来说,这场婚礼所蕴含的意义,绝不仅止于此。

杨苏铁与妻子举办婚礼的场地

婚礼圆满礼成后,夫妻二人立即奔赴塞尼亚群岛,开启露营之旅。杨苏铁回忆这段经历时,说道:倒不是单纯为了拍极光才去露营。露营本身就是我们旅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那么美的地方住上一晚,伴着夜色入眠,再看看夜晚璀璨的星空、绚丽的极光,还有那醉人的日出、日落,这都是属于我们蜜月旅行特别而美好的经历。”

杨苏铁与妻子的露营地

未曾料到,一场奇妙至极的“偶遇”在等待这对新人。他们竟撞上了 “外星人” 景象。当然,此 “外星人” 并非真的外星来客,而是美国航空航天局于挪威安岛太空中心精心策划、实施的一场人造极光实验。彼时,一枚火箭拔地而起,冲向云霄,沿途抛洒装有稀有金属的罐子,罐中气体在高空放电,转瞬便幻化成极光的模样,一场别开生面的人造极光秀就此绚丽登场。

身为职业摄影师,杨苏铁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职业习惯驱使他迅速行动。杨苏铁说:“我不只是看见了它,还完整地用镜头记录了下来,照片、视频都有。等拍完整个过程,我对着设备屏幕翻拍了一下,接着就往国内几个星空摄影群发了图。”

杨苏铁拍摄的人造极光

从他捕捉的画面清晰可见,原本漆黑夜空中仅有一个微弱的光点,须臾,竟裂变出4个,紧接着又增至5个,色彩也在绿色与蓝色间奇奇妙的变幻,这般景象,着实诡谲。

杨苏铁拍摄的人造极光入选美国NASA官网

待返回酒店,满心好奇的杨苏铁多方探寻,终于摸清这场奇异天象的来龙去脉、当机立断,他精心挑选出自己这次满意的作品,郑重其事地以邮件形式发送至NASA。

2019年4月7日,这份诚意之作收获了殊荣——由杨苏铁亲手捕捉的那帧光点闪烁的照片,赫然登上美国NASA 官网首页最醒目的位置。


03

那次旅行改变了我


在踏入职业摄影师行列之前,杨苏铁同众多人一样,只是一名普通的摄影爱好者。虽然怀揣对旅行和摄影的热忱,却从未想到,这份爱好,会转变为毕生的职业。


2009年,杨苏铁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台相机。杨苏铁回忆道:“那时候,跟现在大家玩微信的情形不一样。那会儿流行逛论坛,我女朋友很爱在论坛上发帖子、写游记,分享经历。我就当她背后的支持者,一心想着把照片如何拍得更好,好让她的帖子更出彩。”


时针拨转到2013年,一场前往尼泊尔的旅行彻底扭转了他的人生走向。那次,杨苏铁与女友踏上这片异域土地,开启了长达45天的漫长旅程。起初,不过是单纯想饱览异域风光,然而,行程中,他们随性漫步至诸多游客罕至之地,也正是在此期间,杨苏铁与形形色色的人不期而遇,他下意识地用镜头定格下这些陌生人洋溢着幸福的瞬间。


杨苏铁拍摄的人像


谈及当时的感受,他说道:“我觉得自己拍摄的,并非仅仅是他这个人的表象,实则是在捕捉我与他共处时,彼此间流淌的情感脉络。或许更确切地说,是在我们交流互动之后,我内心情绪与他的情绪相互交融、碰撞,最终所回馈、生成的,那种难以言喻却真切可感的氛围与意蕴。”


起初,摄影于杨苏铁而言,不过是随兴而为的消遣,拍摄时并无太多章法技巧。但尼泊尔之行,让他意外挖掘到摄影更深层次的内涵——情感链接,这与他过往对摄影的单纯理解截然不同。


“我一心想用照片传递这些细微且美好的情绪、情感。哪怕拍摄的是风光,我也期望借由画面,将自己置身那种环境时因极致自然景观所遭受的内心冲击如实展现,把那一刻的情感传递出去。又或是遇见美好的人,彼此毫无隔阂,交流毫无情绪阻碍,全然真诚以待。我就热衷于把这般纯粹的相处瞬间记录下来,定格那些质朴又动人的时刻。”杨苏铁这样阐述自己的拍摄理念。


杨苏铁用镜头记录的尼泊尔见闻


毋庸置疑,这场意义非凡的旅行,不仅为杨苏铁独特的摄影风格奠定基石,更助力其摄影理念、技艺实现跨越式提升。


他认为:“要构建起自己对于摄影源自内心深处、真切的认知。这种认知,并无固定范式,不受任何既定定义的局限。它可以是多元且独特的,涵盖个人的感悟、审美偏好、拍摄习惯等诸多层面。唯有当你精准把握了这份专属自己的认知,才能够逐步凝练出独属于自己的摄影表达方式,形成一套有着鲜明个人印记的摄影语言,借由影像,自如地传达所思所想。”


杨苏铁拍摄的尼泊尔儿童


2017年,怀揣对摄影梦想的炽热追求,杨苏铁毅然辞去原工作,转型成为独立摄影师。同时,他惊喜地发现,摄影旅途中开始有各类收入进账,无论是稿费,还是摄影教学所得,他才恍然意识到,摄影竟也能成为安身立命的职业。“进入那种状态后,我便基本不会再分心旁骛,不再费神去寻觅那些满足生活、工作所需的物件,而是全身心地沉浸于拍摄之中,专注当下。”


自此,他开启精进技艺之旅,频繁与业界优秀摄影师切磋交流,在将自身自学历程与摄影技巧倾囊传授给学员的同时,也源源不断地从交流、互动中汲取新的灵感。



04

摄影是揭示世界之美的另一种语言


于杨苏铁而言,摄影远超记录手段与普通艺术形式的范畴,而是一门能够淋漓尽致地揭示世界之美的独特语言。他笃定地坚信,镜头恰似洞察世界的窗口,不仅能精准捕捉那些易被肉眼疏忽的细微末节和稍纵即逝的瞬间,更具备传达言语难以表述的深沉情感和悠远意境的魔力,进而巧妙地点燃人们心底对未知世界的炽热向往和探索热忱。

谈及风光摄影,他见解独到:“风光摄影绝非仅仅是对客观世界的简单记录。它与其他摄影类型一样,具备讲述摄影师个人情感的能力,也能承载起一段段独特的故事。借由山川湖海、日月星辰这些自然元素的组合与呈现,将那些细腻情感、动人故事融入其中,传递出别样的意蕴。”

杨苏铁拍摄的萨米族人小木屋

细览他的摄影作品,取景地跨度极大。从南美的巴塔哥尼亚山区,到北极的峡湾地带,再到阿尔卑斯山区、喜马拉雅山区,以及广袤中国大地上的川西横断山脉,皆被他收入镜头。相较其他同行,杨苏铁的拍摄风格独树一帜。他热衷于徒步跋涉、穿越险阻,只为定格那些人迹罕至之地的绝美风光,在一次次探险中,挖掘出旁人不曾涉足的秘境。

“拿国内来说,像四川四姑娘山的羊满台海子一带,鲜少有其他摄影师涉足拍摄。我多年来持之以恒,一次次往返,对那里展开了全方位、细致入微的拍摄工作。不仅如此,四川的亚丁地区、贡嘎山山区,以及四姑娘山山区的一些非常规地带,我也都深入探寻,摸清了不少旁人未曾触及的角落。”

杨苏铁拍摄的四川四姑娘山羊满台

他的探索征程不止于国内。“我的探索脚步还迈向了北极。就拿北极的塞尼亚区域来说,全世界能像我这般一年四季不间断,春、夏、秋、冬分别前往,针对当地展开详尽拍摄的摄影师,可谓寥寥无几。”

杨苏铁拍摄的巴塔哥尼亚

正因如此,透过这些影像佳作,观者得以窥见大自然的雄浑壮阔与细腻温情,体悟人文世界的煦暖善意与错综复杂,感受生命的顽强不屈与脆弱娇柔。

值得一提的是,长期投身极致风光拍摄一线,杨苏铁悉心打磨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避险要诀。“我对自身能力的边界有着极为精准的认知。明确知晓,一旦面临超出特定范畴的威胁或条件,局面便会脱离自己的掌控。这种情况下,我定会坚决避开,绝不贸然涉险。而倘若所处环境处于我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我则会笃定地付诸行动,毫不犹豫地去推进相关事宜。”

杨苏铁拍摄的北极森林湖泊日出

当下,杨苏铁已将探索新征程锚定拉美地区。相信在后续的岁月,他仍将秉持初心,持续用镜头解读这缤纷多彩的世界,以匠心独运的作品触动更多人的心弦,续写属于他的摄影传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