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大牯牛山纵火事件,12人遭行政处罚


近日,一段题为“游客夜爬大牯牛山纵火烧山”的视频在网上引发舆论风暴。视频中,一群夜爬大牯牛山的年轻人,围站在熊熊燃烧的烈火周围,期间还有人在欢呼和拍照,甚至大喊:“真爽!Passion(激情)!”



网传“游客夜爬大牯牛山纵火烧山”视频截图   图源:网络

看到视频后,网友纷纷指责这群年轻人破坏大自然,甚至涉嫌违法。有网友表示,被这群年轻人烧毁的植物,包含被称为中国三大自然名花之一的杜鹃花。也有人指出,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的植物一旦被毁坏,恢复起来比较缓慢。




网传“游客夜爬大牯牛山纵火烧山”视频截图   图源:网络



11月18日,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近日网络发布“游客夜爬大牯牛山纵火烧山”的情况通报》,称已联合公安局、碧谷街道成立联合调查组,迅速启动相关调查核实工作。



网传“游客夜爬大牯牛山纵火烧山”视频截图   图源:网络




11月21日,东川区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将事件定性为“生火取暖”,核定遭破坏植被达165平方米,对涉事12人予以行政处罚,并要求限期进行植被恢复。通报全文如下:

“近日,游客凌晨攀登大牯牛山观看日出,因夜间天气寒冷,有游客点燃草地上独立丛生未连成片的低矮灌丛生火取暖。现场核实受损植物总面积约165平方米。经林业专家现场确认,受损植物为金花小檗、粉紫杜鹃,属一般野生植物。”

“已初步查明涉事游客石某某、李某等12人,其行为不仅对大牯牛山植被造成破坏,更是带来森林火险隐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对涉事违法人员予以行政处罚,并要求其限期进行植被恢复。”




东川联合调查组发布的《情况通报》   图源:“东川发布”公众号




“东川区已在大牯牛山加强管理服务,对登山游客进行法律宣传,林草、公安等部门加大巡山检查力度,严控火源火种,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大牯牛山海拔超过4000米,夜间温度低于零度,生态环境脆弱。虽具备一定景观价值,但由于未经开发,严重缺乏配套服务设施。近期一些游客、市民和大学生自发登山观看日出,提醒大家要做好防寒保暖,注意自身安全,保护生态环境;要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牢固树立防火意识,违规野外用火的,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造成森林火灾,涉嫌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感谢广大网民和媒体对大牯牛山的关心关注,也欢迎大家继续监督,我们将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加强监管、改进工作,共同维护好大牯牛山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风光。”





  大牯牛山  


大牯牛山位于昆明市东川区东部,海拔4017米,系乌蒙山脉最高峰,山麓地处小江河谷,海拔仅695米,相对落差达三千三百余米。



大牯牛山   图源:网络




远观大牯牛山,角峰如林、刃脊纵横、峡谷深切、崖壁陡峭、气势磅礴,其主峰由3个渐次高低又彼此相连的尖峰组成,气势逼人,直冲霄汉。

大牯牛山的48道拐公路,开凿于悬崖峭壁,被誉为中国最美的盘山公路之一,集惊险、刺激、美丽于一体。

受地形地貌影响,大牯牛山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也形成了朝变暮化、四季各异的天象奇观,更造就了一个庞大而古老的“天然植物园”。

大牯牛山的物种极其丰富,充满各种奇花异草,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牯牛峰下的万亩杜鹃,以品种繁多、面积广阔著称,花开时节,一望无际。




大牯牛山的“日出云海”刷屏网络   图源:网络




今年,夜爬大牯牛山、大牯牛山看日出等话题在社交媒体平台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大牯牛山的“日出云海”,更在网络上刷屏。再加上高山峡谷和杜鹃花海等景色,大牯牛山成为很多户外爱好者的心仪之地。



  为什么会这样?


虽然此次事件被定性为“生火取暖”,尚未引发更严重的后果。但在自然环境里,不管是生火取暖,还是人为纵火,只要触及红线,都应接受法律法规的惩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森林防火条例》都明确规定,过失引起火灾或蓄意放火,都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刑事责任甚至死刑。


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是人类的天性,户外探险是人类认识世界、探索未知的有效方式,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伴随社会迅速发展,人们对户外生活的需求日益突显,户外探险倍受青睐,成为一种广受追捧的生活方式和潮流,满足人们贴近自然、放松身心、挑战自我极限的精神需求。



社交平台上相关话题截图



社交平台关于爬雪山的内容截图




当户外探险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各种乱象频频发生,尤其是一些网红、“野生”博主,为吸引粉丝和流量,语出惊人,不但所发布的户外活动推荐缺少必要的风险提示,有的甚至无视实际环境的复杂、凶险情况,夸大、美化“野景点”,误导受众。网络平台也未能妥善履行审查义务,导致一些不明真相者盲从、跟风,出现很多意外,甚至惨剧。

类似案例在全国比比皆是。比如,2024年5月1日至6月12日,北京消防共接报73起山岳救援警情,其中门头沟区、海淀区、怀柔区等徒步、登山的热门地出现警情最多。

再比如2024年11月15日,四川彭州市应急管理局发布通告称,一“驴友”在九峰山景区坠崖,虽获救援,但在就医途中不幸身亡。该“驴友”坠崖的位置,不仅处于山体滑坡地段,落差百余米,而且能见度低,并伴有低温降雨。





而本次事件发生地大牯牛山,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尤其是正处的秋冬季节,气温变化大。

如资深户外领队、中国探险协会会员赵小山在接受《牛人》栏目采访时所言,一般情况下,徒步和攀登高海拔的山峰,需做好两方面准备:一是装备,二是身体。

“高海拔区域主要注意失温、迷路、冻伤等户外风险。所以,出发之前应携带好防雨装备(雨衣、雨伞、冲锋衣等)、保暖装备(羽绒服、保暖帽、手套、厚手套)、还有导航设备(手机、GPS、指北针等)。”赵小山说,“另外,高海拔地区紫外线强烈,建议带长衣、长袖、衣物,还有太阳镜、防晒霜、保温杯、魔术头巾、头灯等装备也是必须携带的。”



中国探险协会会员赵小山接受《牛人》栏目专访


“至于身体方面,则要确保自己的身体可以适应高海拔环境。比如,有过高海拔徒步、登山经验,且无高原反应;另外,在高海拔区域,还要确保自身没有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等。”


赵小山还强调,在户外活动中,需要生火取暖的情况其实并不少,但要尽量以不破坏当地环境为前提。


“在户外这么多年,肯定会遇到过需要生火取暖的情况。”赵小山说,“相对来说,如果情况还没有危及生命,我们会坚持'户外山野无痕LNT法则',不破坏当地环境。所以,我们一般会选择在固定的区域生火,比如牧民房子的火炉,或自己携带的烽火炉。切记不要直接在草地上生火,因为这会破坏土壤、无法生长新的植被。”


“另外,关于燃料的选择,我们也尽量去捡拾一些干枯的树枝,或自带木炭等等。使用完火源后,一定要确保火源熄灭,并将燃烧后的杂物进行掩埋。”



从此次事件来看,视频中的年轻人并不懂得这些原则和理念,任由大火在植被上燃烧,结果造成165平方米的植被遭破坏。

当然,除了普通的户外爱好者盲目跟风之外,在探险产业的从业者中,也存在忽视安全管理、风险防控、环境保护的现象,存在盲目组织“野游”活动,甚至所谓的领队和组织方的资质都存疑。

同样是2024年5月,北京1个“全女团鳌鱼沟徒步活动”,曾因领队的极度不专业,使参与者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

正是这些乱象的出现,导致户外安全事故逐渐增多。中国探险协会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户外探险事故报告》披露,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国内共发生户外探险事故425起,涉及人员1350人,受伤320人,死亡156人,失踪26人。




  中国探险协会在努力  



就此次事件而言,正如东川区官方部门的知情人士所说,很多人只是因为热搜视频前往大牯牛山,但对大牯牛山的低温预估不足,没有做好相关的保暖准备。

虽然这群年轻人未出现人身意外或更加严重的后果,但他们的鲁莽之举,不仅破坏了所处的自然环境,更触犯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作为行业协会,中国探险协会一直努力传播科学、理性的探险文化,弘扬正向的探险价值观倡导,倡导探险爱好者在户外活动时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从《探险者行为指南》,“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理性探险”。

而尊重自然,既包括敬畏大自然,也包括保护大自然。所以,从履行社会责任和行业规范角度出发,中国探险协会长期致力于传播“保护自然”理念。

2023年2月,中国探险协会联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举办首届“尼雅论坛”,围绕“户外活动零废弃”主旨,发布《尼雅宣言》,向4亿户外爱好者发出倡议,号召大家在户外活动时妥善处理废弃物,保护环境原有风貌。


2024年1月,中国探险协会正式成立“中国探险协会关爱地球探险队”,致力于执行“净山行动”、“澈水行动”、“地心行动”,对包括珠穆朗玛峰在内的山岳、湖海、洞穴展开公益性清理行动。



中国探险协会主席韩勃向“中国探险协会关爱地球探险队”队长杜雷授旗




2024年5月,在中国(云南)探险旅游发展大会上,中国探险协会与相关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媒体、探险家共同发布《怒江宣言》,努力实现让主动安全、保护环境成为每个户外运动爱好者的自觉行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怒江宣言》全文




除了通过各种途径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中国探险协会为了扭转各种户外乱象,还长期举办“探险领队培训班”,遴选理论知识和野外实训教学经验均丰富的资深探险家担任导师,传授探险领队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如路线规划能力、协调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环境保护能力等。

2024年8月,中国探险协会开始举办“户外探险领队• 狼营”培训班,现已结业两期,学员包括资深户外玩家、户外意见领袖、摩旅达人、户外俱乐部主理人、户外品牌宣传大使、户外测评博主和露营博主等。目前,报名预约人数近百位,正在排课中。




户外探险领队•狼营第一期培训班




中国探险协会希望通过组织更多有影响的社会人士,参与到户外领队培训中,使参训学员在掌握领队基本能力的同时,通过其在各自领域的影响力,向更广泛的户外爱好者人群传播科学、理性的探险价值观,从而在全社会范围降低户外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和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

“户外探险活动,务必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资深户外领队、中国探险协会会员赵小山说,“人们开展户外探险活动时,也应同时注意保护环境。科学环保的户外探险活动,也是一种保护自然的方式。因此,大部分户外人士,同时也是环保人士——到户外一定是遵循'无痕山林法则'的。”

“当然,如果是团队进行户外探险,那么领队的重要就不言而喻。作为领队,首先应确保自己是一个真实践行'户外无痕山野法则'的环保人士;另外,更重要的是,在带领队友开展户外活动时,领队要正确地引导队友保护环境。而且,必要时要以领队的身份,严格强制队友必须尊重、保护自然环境。”

可以说,此次大牯牛山事件中的夜爬团队,如果拥有1名专业、合格的领队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如此鲁莽、愚昧且违法的“生火”行为。

中国探险协会再次呼吁全社会的户外爱好者,“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理性探险”。

中国探险协会愿与社会各界通力合作,让户外更安全,让环境更美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