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朝着呼马进发,窗外一直与我们伴行的是呼玛河,呼玛河也被当地人称为母亲河。” 中国探险协会理事、开阳队领队杜雷率领开阳队行驶在路上时说。
“鸿蒙智行丈量祖国大美山河”开阳队在行进途中
呼玛河是黑龙江省西北部一条至关重要的河流,它发源于大兴安岭地区的呼中自然保护区,自西向东流经呼中、塔河、呼玛三个县区,最终从呼玛县东南侧汇入黑龙江。呼玛河不仅拥有广阔的流域,沿途风光旖旎迷人,更因其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以及深厚的历史背景而闻名。呼玛河也极具包容性,除汉、蒙古、满、回、鄂温克等民族外,呼玛河岸边还生活着富有神奇色彩的鄂伦春族。10月13日,“鸿蒙智行丈量祖国大美山河”环国境线探索活动的开阳队来到大兴安岭地区,在领略大兴安岭大美秋日的同时,深入到鄂伦春族之中,与鄂伦春族“最后一代猎人”展开对话。大兴安岭横跨黑龙江省西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北起黑龙江畔,南至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呈东北至西南走向。此间山峦绵延起伏,林海浩瀚无垠,极目远眺,那无尽的绿意仿佛要与天边相融。而秋季的大兴安岭则更具一番独特韵味,金黄的树叶与翠绿的松柏相互交织,共同绘就了一幅绚烂多彩的绝美画卷。
“鸿蒙智行丈量祖国大美山河”开阳队拍摄的“G331边防公路”
大兴安岭不仅以其壮丽的景色令人陶醉,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资源。在茂密的森林之中,生长着各类珍稀树木,还栖息着丰富的野生动物。毫不夸张地说,大兴安岭既是大自然馈赠的瑰宝,更是鄂伦春族狩猎、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托。鄂伦春族世代在此繁衍生息,大兴安岭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皆深深铭刻于鄂伦春族的文化之中,使其得以源远流长。“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烈马,一呀一杆枪,翻山越岭打猎巡逻护呀护山林……”在祖国北疆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常能听到这首脍炙人口的《鄂伦春小唱》。这首歌曲唱的正是这个被森林孕育的民族——鄂伦春族。它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到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时候确定,我们是9168人,鄂伦春族目前总人数只剩不到1万人。”国家级鄂伦春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鄂伦春萨满文化唯一传承人关金芳说。“我们这个地方是一直以来坚守边关的鄂伦春民族,就是为了保卫我们的国土,多少次地去参加战役。”
国家级鄂伦春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鄂伦春萨满文化唯一传承人关金芳正在演唱
“鄂伦春”意为“山林中的人们”,世代居住于大兴安岭腹地,有着悠久而传奇的历史,从元朝时期开始,他们便以“林木中百姓” 或 “北山野人” 的身份活跃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历经岁月的洗礼,在康熙年间,“鄂伦春”之名得以确定,从此成为这个民族的统一称谓。他们的社会生产以集体狩猎为主、采集和捕鱼为辅,是典型的狩猎民族。1953年,在政府的号召下,鄂伦春人走出深山,开始在山下定居,如今已过去整整71年。当前,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省北部的呼玛、逊克、爱辉、嘉荫等县。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鄂伦春族以及鄂伦春文化,“鸿蒙智行丈量祖国大美山河”环国境线探索活动的开阳队先后来到十八站鄂伦春民族风情园以及十八站鄂伦春民族博物馆。在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民族风情园,带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撮罗子”造型建筑与乡间的自然风光相互映衬,别具一番韵味。从2018年开始建设,历经6年,这里已发展成为集住宿、游玩、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园区。
“鸿蒙智行丈量祖国大美山河”开阳队拍摄的鄂伦春民族风情园
十八站鄂伦春民族博物馆更是存放着桦树皮船技艺的非遗传承人郭宝林制作的一艘长达10米的桦树皮船,令人赞叹不已。“虽然游牧的生活结束了,但是政府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比如为他们建设了专属的村落,还充分尊重他们的民族文化,包括盖的房子也是按照他们以往生活习惯去建的。更主要的是,跟他们生活的这些人,并不一定都是鄂伦春族的人,但是大家却能够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中国探险协会理事、开阳队领队杜雷在参观时颇有感触地说道。参观结束后,开阳队驱车前往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郭宝林夫妇家中,拜访鄂伦春族“最后一代猎人”。走进郭宝林夫妇的家中,客厅里陈列着各种充满岁月痕迹的物件。有当年吸引猎物用的“鹿哨”,有用野兽皮毛制成的帽子,还有桦树皮制作的精美工艺品等。墙上更是挂满了照片,记录着郭宝林打猎以及制作桦树皮船的往昔岁月。“鸿蒙智行丈量祖国大美山河”开阳队拍摄的郭宝林家中陈列郭宝林如今已79岁高龄,大约在7岁时便随父母下山定居,之后便跟着父亲骑马打猎。他现在有着一个颇为特殊的身份——大兴安岭呼玛河流域的最后一代猎人。从十几岁开始成为猎人,郭宝林打猎生涯长达五十多年。他感慨道:“从小就训练打猎、划船,像我们这样的老猎人,如今几乎找不到了。”郭宝林的妻子戈晓华向开阳队一行介绍,1953年,他们这里的鄂伦春人开始下山定居。“2009年,枪支被收缴之后,他就正式结束了猎人的身份。”随着全面禁猎政策的实施,以及猎枪的上收,“一匹马一杆枪”的狩猎生活成为了永远的回忆。此后,郭宝林从一个熟悉扳机的猎手转变为桦树皮船技艺的非遗传承人。“桦树皮其实是我们农村人赖以生存的一个宝贝,可以保暖、做衣服,还可以做船,一身都是宝。” 郭宝林的妻子戈晓华说。戈晓华还提及,他们的民族依山傍水而居,因而拥有自己独特的交通工具——桦树皮船。桦树皮船是鄂伦春人特有的交通工具。“这种船很轻便,航行起来也没什么声音。夏天我们就在船上打渔,冬天我们就骑马狩猎。”郭宝林说。“制作桦树皮船不需要一根铁钉,但选材和制作手法需要长时间探索与实践。”“那个船可不是想象中拿桦树皮随便做个船的样子,而是要找到足够粗的桦树皮,在来年3至4月份,水分刚被吸收到树皮里边的时候,从整棵树的树皮上开一刀下来,再包起来,就成了一个半圆形,直接用它做船,上面没有任何接缝。而且要挑很好的树。还有关键的一点,包树皮的时候,不能一直剥到树心里,因为真正树皮和树心之间的部分,是让树保持活力的关键所在。如果树皮直接开到树心里,这棵树就死了。要开一多半,把外边的树皮剥下来做成船,里面还要继续存活,不影响它的生长。”中国探险协会理事、开阳队领队杜雷补充说道。如今,游猎生产方式已经渐渐退出了鄂伦春人的生活舞台,但桦树皮船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至今。“现在不让打猎了,但是可以在河上漂流。”郭宝林说。“因为我们这种非遗最大的问题就是它的传承,如何适应现代社会,如何去发展。只有发展,有真正的经济价值,它才能够保存下来,才有人愿意学。”尽管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但鄂伦春族的民族特性得以保留。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依然深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始终贯穿在他们的生活中。“鸿蒙智行丈量祖国大美山河”活动的开阳队与郭宝林夫妇合影
但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冲击,鄂伦春人与外部世界有了更紧密的联系,年轻的鄂伦春人也见识和理解了更多的文化差异。
中国探险协会理事、开阳队领队杜雷说:“他们从当初的狩猎状态,到现在定居下来,慢慢融入新的生活,年轻一代学到了更多文化,如今更多的是在相互融合。”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广西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黑龙江省塔河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
黑龙江省呼玛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