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洪宏星:从拳王到美食达人再到越野跑强者


洪宏星


他自小生活独立,13岁开始半工半读;
因热爱美食入行,借综艺机缘成名。

他热爱运动,涉足多个运动领域;
他热心公益,多次参与民间救援。

受太太影响而接触越野跑,并征战斯巴达、越野跑、UTMB等顶级赛事;
2024年圆满完成环勃朗峰超级越野赛(UTMB)最难的PTL组别。

从普通职员到金融精英,从学徒到顶级厨师,从搏击运动员到职业教练;
他在各种身份中自如切换,在工作与生活里探索、成长,书写精彩;
于他而言,名利、荣誉皆可抛,追求自由、活在当下才是终极目标。


洪宏星的童年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波折与动荡。因父母生意陷入困境,他被迫跟随不同的亲人,辗转于中国台湾的21个县、市生活。这段经历,让他早早学会独立与坚强,也在他心中种下热爱体育的种子。

“我本身就比较好动。小时候在农村,父母不在身边,我就经常四处跑着玩。参与体育活动时,我心里总是充满疑问:为什么这个动作要这样做?为什么有些人能轻松完成高难度项目?这些疑问,激发了我的求知欲,促使我更深入地探索体育。我这人个性要强,一旦决定做某件事,就一定要做好。可能就是这种个性,加上对体育的热爱,我完成了不少别人没做到的事。”洪宏星回忆道。

洪宏星对各类运动满怀热情,尤其钟情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在篮球场上,他曾是充满活力的球员,凭借出色表现,助力球队取得不少佳绩。然而,因从小到大不太合群,渐渐的,他放弃需要团队配合的篮球,选择了搏击。


洪宏星表示:“搏击这项运动很简单,它没有队友,不需要考虑和别人配合,对手也不会配合你。也正因为如此,在后来接触的众多运动中,我很少选择团队运动项目。”此后,他全身心投入到拳击训练中,日复一日,刻苦练习,让他在泰拳赛场上大放异彩,成功斩获中国台湾75kg级泰拳冠军头衔。


而这,仅仅是他精彩人生的一个开端。

中国探险协会会员洪宏星接受《牛人》栏目专访


01

美食节目,改变洪宏星人生轨迹的机会


中学二年级,洪宏星迎来人生中第一份工作——厨师学徒。他直言:“这份工作,不仅为我带来收入,还让我品尝到各种美食。”更重要的是,还能交到很多朋友。“尤其在聚会时,我觉得与其去外面馆子吃饭,不如在家里约上一群朋友。要是能有一个宽敞的厨房就更好了,可以在里面尽情施展厨艺,和朋友们一起享受美食。”洪宏星补充道。

随着年龄增长,洪宏星半工半读,在厨师行业不断摸索前行。他深知,要想在这个行业有所建树,就必须付出更多努力。于是,他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各种烹饪技巧,研究不同的食材搭配。每一道菜,他都用心去做,力求做到最好。洪宏星认为:“做菜很有意思且讲究逻辑。而且做菜包含很多元素,比如有化学元素、还有美术、工艺方面的元素在里面,这就是我特别喜欢做菜的原因。”

洪宏星在家里做菜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洪宏星逐渐展现出他在烹饪方面的天赋。他能够准确把握不同食材的特性,巧妙运用各种调料,将简单的食材变成美味佳肴。洪宏星也毫不避讳自己的天赋,直言:“餐馆吃过的菜,我可以还原它。”

2010年,洪宏星在深圳教拳。他的学员们在课后聚餐,被他精湛的厨艺所折服。

2012年,一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机会悄然降临。东方卫视正在筹备《顶级厨师》真人秀节目,面向全国招募选手。洪宏星的学员毫不犹豫地为他报了名。但是,在第一季的比赛中,命运却仿佛和洪宏星开了玩笑。由于他爷爷不幸过世,悲痛万分的洪宏星,被迫忍痛放弃比赛。

洪宏星在顶级厨师第二季录制现场   图源:洪宏星

2013年,《顶级厨师》第二季开始录制,节目组又联系洪宏星。于是,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比赛。

洪宏星回忆道:“由于我住在台湾这样的海岛地区,所以那时候在比赛中,我很多作品其实都跟海鲜和肉有关。最后决赛那道菜是三文鱼芦笋奶油慕斯和海鲜鸡尾酒。”最终,他凭借独特的创意、精美的摆盘和绝佳的口感,赢得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荣获比赛亚军。

这个成绩,不仅是对他厨艺的高度认可,也让他一夜之间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02

因太太与越野跑结缘


“我并没有像其他跑友一样,先从简单的路跑到参加马拉松,再到参加越野赛。因为本质上,我是一个不喜欢跑步的人。”洪宏星在接受采访时直言最讨厌跑步。那么,他是如何开始接触越野跑的?

在《顶级厨师》录制现场,洪宏星与太太范宇初次相遇。她的乐观、开朗和对生活的热爱,深深吸引了洪宏星。相处中,两人发现彼此有许多共同的兴趣爱好,且价值观相同,感情逐渐升温。

洪宏星与太太范宇   图源:洪宏星

交往两三个月后,范宇在前往南极的前一晚,告诉洪宏星,自己患了脑瘤。面对这个消息,洪宏星表现得很平静,他握住范宇的手,表示会一直陪伴她,共同面对未来。为了让范宇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疾病,勇敢地与病魔抗争,洪宏星特意研究了食谱,“淀粉类食物中,像面粉就含有麸质,这对于癌症患者,尤其是脑癌患者不太好,因为麸质可能会成为癌细胞的营养来源。”


此外,洪宏星还遵照医嘱,天天带她运动跑步,接触大自然,他说:“我看到很多病人,他们都觉得应该在家静养,什么都不能动。但她却一直在赛道上,最远还能跑50km,甚至拿了很多这个年龄组的冠军、亚军。她用自己的行动向大家证明,有脑瘤也都可以做到。”


洪宏星与太太范宇一起参加越野跑比赛   图源:洪宏星

同时,洪宏星也在范宇的感染下,参加了自己的第一场越野赛。2017年长江商学院的戈壁挑战,是洪宏星的首场越野赛。他作为范宇的家属参赛。也许是那次,看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戈壁美景;又或许是跑21km的山路,仅用不到2小时。洪宏星感觉,有一种久违的兴奋涌上心头。


之后,他又参加一个越野跑的训练活动,让他改变了对越野跑的想法,“我才知道,跑山原来这么有趣,跟我当兵的时候有点像,可以穿越在各种山林之中。而且,野外过夜让我觉得比较兴奋,这也是我距离越拉越长的原因——因为可以一个人享受孤独,享受一个人的夜晚。”


洪宏星与太太范宇一起骑行   图源:洪宏星

同年,他迎来越野跑生涯中的重要挑战——Skyrunning。洪宏星说:“作为一个在海岛长大的人,我第一次深刻体会到高反的威力。”在4000米甚至5000米的高海拔地区奔跑,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27km的赛程,他花费了6个多小时,过程异常痛苦。然而,正是这次痛苦的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挑战自我的决心。

从接触越野跑到挑战百公里,洪宏星只用了1年。2018年崇礼168超级越野赛,他直接报名100公里,这对心理和生理都是极大的挑战。穿梭于山野之间,抬头是蓝天白云的晴朗,低头是荆棘密布的艰难。不过在他的眼里,经历“虐”,才能在痛苦时感受到“活着的真实”,探索自己与世界的边界。

洪宏星在比赛中   图源:洪宏星


03

征服PTL,挑战越野极限


UTMB无疑是一场极具挑战性和影响力的赛事,而其中的PTL组别,更是难上加难。PTL,全称“Petite Trotte à Léon”,意为“里昂的漫步”,旨在倡导团队合作精神和高山运动价值观。该组别的设立,是为了鼓励选手最少借助外力去探索大自然,体验极限条件下的自我挑战‌。

PTL的赛道全长300公里,累计爬升25000米以上,关门时间为152个小时。洪宏星说:“越野赛里面,这个组别算是最难的。其难度不仅在于超长的距离和巨大的爬升,更在于全程需要自导航和自补给,且要求2~3名选手结伴而行。这对选手的体能、耐力、导航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都是巨大的考验。并且,它的完赛率非常低。”

2023年,洪宏星就曾尝试挑战PTL组别。遗憾的是,因遭遇大暴雪、低温天气,他还患上胃痉挛,最终在200km处退赛。然而,失败并没有击垮他,反而让他更加坚定完赛的决心。在赛后复盘时,洪宏星总结道:“除了身体原因之外,我跟队友之间的合作也有一些问题。”

2024年PTL比赛,洪宏星与队友及其他参与比赛队员的合照   图源:洪宏星

于是,2024年,他再次向PTL发起挑战。这一次,他做了更充分的准备,总结了去年的经验、教训,精心准备了药物、食物和装备。尽管在训练过程中,洪宏星参加的赛事并不多,但他坚持在室内体能训练,为比赛储备了充足的能量。

在团队组建方面,他吸取之前的教训,邀请了之前的队友大头,后来又引进了越野能力出色的女生小乌龟。

2024年PTL比赛,洪宏星与队友大头和小乌龟   图源:洪宏星


比赛过程中,他们遭遇了诸多困难。“我们需要面对碎石路段、攀岩、飞拉达等极具挑战性的地形。1公里的行进时间有时甚至长达40分钟到1小时。”洪宏星说。尽管在80km左右,小乌龟因不习惯超长距离、体力分配出现问题而退赛。但洪宏星和他的老队友大头并没有放弃。他们相互鼓励,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出色的团队协作,一路坚持。


在比赛的最后阶段,为了能在观众的欢呼声中冲过终点,洪宏星说:“我们刻意调整休息时间,在最后的十来公里处睡觉;算好时间,在上午10点11分左右抵达终点。最终以147小时的时间成功完赛,并收获了象征荣誉的牛铃。”


洪宏星与队友大头携手冲过终点   图源:洪宏星

完成PTL组别,对洪宏星来说,不仅仅是一次比赛的胜利,更是一次享受。“我的想法跟别人不一样。我不会特别挤破头去参加UTMB的这个PTL组别。我只会去玩最难或最有意思的。如果大家都去,我就会觉得没有什么意义。我不是一个会从众的人。”洪宏星说。


04

我喜欢尝试,源于不甘平淡


接触越野跑,为洪宏星打开了极限运动的大门。他坦言:“因为接触了越野跑,我才有机会跑到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进而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文、风景以及独特的历史。而且,我发现,自己有了新目标。”

有了新目标后,洪宏星便不断学习。他说:“我开始接触其他项目,并学习相关知识。我不想一下子就结束,更不想被迫结束。” 说着,他指了指摆在家里的雪板和飞行伞,补充道:“那些,就是我为之后做准备用的。”

洪宏星家里的装备与摆件

不过,要实现这些目标,得有良好的体魄做支撑。所以,洪宏星在饮食方面格外注意。他讲道:“我不太吃碳水,饮食更接近生酮饮食。从小我住在海边,常吃些小海鲜、肉类,米饭吃得相对少些。”

在热衷户外极限运动的同时,闲暇时间里,洪宏星还热衷救援工作。他解释说:“我们在户外总会遇到一些情况——可能是极端天气因素,也可能是人为因素。要是准备不周全,就容易迷路,或遭遇其他危险。而我们有丰富的经验,了解遇到这些问题时通常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所以,我想尽我所能,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洪宏星在家附近跑步

洪宏星把自己定义为“出色的变色龙”,意思是他能在任何环境下自如地切换状态。在他看来,自己内心仿佛住着多重人格,能做不少事,并且每件事都能做得还不错。不管处在何种环境、从事哪种运动或工作,只要是他感兴趣的,就想尽力做好。

他举例说道:“就像搏击,我30岁才成为职业选手,就是因为我想上擂台感受感受,后来也拿到了不错的头衔;越野跑,虽说没法像那些大神一样站台,但我完成了普通人不会去挑战的赛事和距离。厨师这行也是如此。”

洪宏星生活照   图源:洪宏星

回顾过往多元的经历,洪宏星满是感慨。他说道:“我尝试不同工作、生活方式和运动项目,源于不甘平淡。我不想被单一标签定义,喜欢探索差异化的生活。未来,我还会保持这份热爱,在不同领域继续前行,把更多独特的体验和感悟分享给大家。也希望能激励更多人,勇敢地跳出舒适圈,去追寻属于自己的多彩人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