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攀登14座8000米高峰 却对登顶珠峰“无感”
曾被捧上神坛 却主动声明“失败”
她说登顶不等于成功,登山更不仅是追求数字
亲历雪崩,数次死里逃生
她学会坚持 也懂得放弃
在这场“死亡游戏”里 活着是最大的幸运
站得多高,取决于内心的山有多高
8000米或许只是起点
全新的极限之旅正在开启……
探险家小传
登山者
8年38次攀登 冲击海拔8000米的高度
首位登顶14座8000+米的中国女性
首位登顶乔戈里峰(K2)的华人女性
首位登顶马卡鲁峰、道拉吉里峰的中国女性
首位登顶干城章嘉的中国女性
首位连登迦舒布鲁姆I峰、II峰的中国女性
首位登顶南加帕尔巴特峰的华人女性
娇小的身形,脸上总挂着淡淡的微笑,说起话来声音十分温柔。你可能很难将这样的形象和攀登14座8000米雪山的登山者联系起来,而罗静正是打破这种刻板印象的存在。
是的,外界总会在罗静名字前,加上“中国首位登顶14座8000米级山峰的女登山者”这样的称号,但罗静却固执地强调,应该是13.5。
这“0.5”,正是来自在攀登希夏邦马峰(以下简称“希峰”)时的那15米误差。
01
从14到13.5 是放下执念后的释怀
希夏邦马峰,海拔8027米,世界14座8000米级高峰之一,也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国境内的8000米级高峰。
登顶全部14座8000米级高峰曾是罗静的一个“执念”,而希峰就是她这个目标里的最后一座,为此她准备了很久。
2018年9月16日,罗静抵达前进营地。一切都在顺利地进行,26日抵达一号营地、27日到达二号营地、28日达到三号营地……
终于,在29日8时30分左右,罗静登顶的消息传来,圈内一片欢呼,各路媒体竞相报道,罗静手机也被祝贺的信息轰炸。
▲登顶希夏邦马峰
但10月3日,罗静本人却突然发出一则“未成功登顶”的声明,顿时引发一片哗然。
据悉,希峰的最高点并不是具体的哪一处山峰,而是在一条绵长的山脊上。罗静此次攀登的组织方称,公司修路队抵达中央峰后继续向主峰方向铺设路绳,约50米后未发现周围有更高点。此外,一名向导的海拔表也显示该处海拔为8029米。凭此两点,团队判断已到达希峰“最高点”。
然而,希峰主峰和中央峰实则相距有数百米。
事实上,关于希峰顶峰是存在争议的。有推测认为,2015年尼泊尔发生的8.1级强烈地震,给希峰的山体结构带来了一定影响,最高点或许也发生了变化。
但国际登山界始终认可的是海拔8027米的主峰,权威人士仔细研判罗静递交的材料后,认为她到达的是海拔8012米的中央峰,严格来讲不算登顶。
短短几天,罗静才刚刚体会到登顶的喜悦,就被一盆冷水浇了下来。在发布声明前,她的内心也有过纠结,那时候她不断地在问自己:你登山的初衷是什么?你是为了追求最终的结果,还是过程中的收获?
罗静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登山不仅仅是为了追求一个数字,假如我为了这个头衔选择隐瞒,就背离了攀登精神、探险精神,还有我个人的初衷。'14座'是有国际标准认定的,它是有游戏规则的,作为我个人,我选择遵守这个规则。”
罗静独自做出了这个决定,她没有顾及很多,比如一些商业层面的合作。在发布声明后,有朋友深夜跑到她家里问:“你知道你损失了多少钱吗?”
这个经历对罗静也是一种“重生”,放下了对14座的执念,摆脱外界头衔的束缚,她发现自己的内心是释怀的,虽然没能达到所谓的成功,但感受到的是轻松、自由。
罗静不在意外界用14或13.5来定义自己,因为她内心足够坚定。
02
珠峰从不是我真正的目标
登顶第一座8000米级高峰马纳斯鲁峰之前,罗静从事户外运动有将近10年,其中也攀登过5000米、6000米、7000米级的山峰。她认为自己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体重轻,高原反应比较弱,恢复得也快。
2011年,辞掉了体面的IT白领工作,罗静决定追寻内心的感受,攀登自己的第一个8000米。当时,除了挑战自己,她对8000米更多的是好奇,想体验一下,站在那里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攀登马纳斯鲁峰,还是8000米小白的她,没有什么详细的计划,多是跟着团队里有经验的老手,队长说什么, 她就照做,走一步看一步。用自己的话来形容,就是一个“傀儡队员”。
那时的罗静还没有攀登14座8000米高峰的念头,其中一个因素就是钱——自己的全部积蓄就只够1个8000米。
▲第一次站上8000米的巅峰
也出于这个原因,罗静的8000米攀登顺序和其他登山者相比都是反着的,她去的前7座都是少有人去的山峰,因为不知道哪一天就会因为没钱,停下登山的脚步。
从2011年到2014年,罗静自费攀登了7座8000米高峰,其中五座是首登。
按照普通人的理解,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对登山者来说应该是一个“终极梦想”般的存在,但在罗静这里,珠峰以及卓奥友峰、洛子峰这些名气更大的山峰,排的却很靠后。
在罗静眼里,珠峰过于商业化,去的人太多,它就失去了“未知”的魅力,不会再带来新鲜感。
世界第八高峰,海拔8163米。 世界第五高峰,海拔8463米,首位登顶的中国女性。 世界第三高峰,海拔8586米,首位登顶的中国女性。 21日登顶II峰(世界第十三高峰),海拔8035米,首位登顶的中国女性。 28日登顶I峰(世界第十一高峰), 海拔8080米。 世界第七高峰,海拔8167米,首位登顶的中国女性。 世界第二高峰,海拔8611米,首位登顶的华人女性。 世界第十高峰,海拔8091米。 世界最高峰,海拔8844米。 世界第六高峰, 海拔8201米。 世界第四高峰,海拔8516米。 世界第九高峰,海拔8125米,首位登顶的华人女性。 世界第十二高峰,海拔8051米。 世界第14高峰,主峰海拔8027米。
03
“你看上去这么弱,为什么登顶的是你?”
罗静第一次感到攀登带来的忐忑是在2012年,那时她已经完成了2个8000米,下一个目标是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国外又称K2峰)。她现在还记得,自己有一个礼拜的时间都是手脚冰冷,觉得危险重重,不确定性因素太多……
因准备不足,罗静还是放弃了攀登的计划。用她的话讲,“我自己就把自己吓住了”。
乔戈里峰山势陡峭,气候多变,时有风雪,是世界登山届公认的攀登难度和危险性最大的山峰之一。
▲乔戈里峰有着“杀人峰”之称
它还被称为“拒绝女性的山峰”,在罗静之前,当世已没有现存的女性登顶者——此前登顶的5名外国女性,3人在下撤过程中丧命,另外2位也之后也死于之后的攀登过程。
2012年的那次放弃,也在罗静心中埋下一颗种子。两年后,已经有了6座8000米高峰登顶经验的罗静,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了乔戈里峰。
彼时,乔戈里峰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无人登顶,罗静的心态很平和,本着试试的心态,没想过一次就能成功。幸运的是,她成为被“山神眷顾”的那一个。
罗静将登顶归功于“幸运”,她承认乔戈里峰的攀登难度确实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但当时气候条件相对利好,团队间的协作也非常顺利。
拒绝女性的山峰,最终接纳了罗静。
▲登顶乔戈里峰
罗静认为,在大自然面前,男女是平等的。环境是不会因为你的性别不同,就区别对待。在山上,大家都是同等的“人”,面临着同样的困难、攀爬难度。
固有的观念里,会觉得女性很弱,需要被照顾,有些男人甚至会自带那么一点“优越感”。
曾有过一位国外的大哥特别照顾她,透露着一种“跟着我你才能上来”的态度,但最终完成登顶的是罗静,没有他。
回来后,那位大哥和他团队的其他人都不懂,眼前这个瘦瘦小小的姑娘是怎么做到的?反复嘀咕着:“看上去,你很弱啊……”
“人最重要的还是内在,女性在身体结构层面可能会有一些劣势,但在韧性和意志力层面,女性在山上不比男性差。我见到过很多他们放弃、崩溃的状态,一部分男人比女人脆弱得多。”
04
活着,就是最大的幸运
不是每一次都像登顶乔戈里峰这样顺利,罗静的攀登生涯,遭遇过多次“生死一线”的考验。
2013年,罗静亲历干城章嘉峰山难,15个人中5人不幸遇难。
攀登过程中,在一位夏尔巴发生滑坠、罗静来不及反应时,是一位韩国朋友将罗静扑倒在地,救了她一命。二人也成为朋友,结伴完成登顶。
登顶后,韩国朋友要等待他的队长,罗静就先行下撤。没想到,他再也没回来。罗静在营地嚎啕大哭,夏尔巴赶紧制止,怕她哭瞎眼睛。
后来,那位韩国朋友的队友拿着罗静留在营地的睡袋去接他,但是因大雪,他永远留在了那里。
▲在山上,危险随时可能发生
这件事对罗静的冲击非常大,因为此前两次登顶都还比较顺利,这是罗静第一次感受到,在自然面前,生命是如此脆弱。
“我要不要继续登山,下一个会不会是我?”
这样的问题也曾出现在罗静的脑子里。但冷静下来,对整个过程进行复盘,对当时人员的状况重新进行了评估、对比后,罗静还是选择了继续。
如何从这之中吸取教训,他们用生命换来的东西,如何去变成你自己的警示?这才是最需要去思考的。
▲活下来,就要更好地前行
经历干城章嘉峰山难后没多久,罗静得知杨春风、饶剑峰一行人准备去巴基斯坦攀登南迦帕尔巴特峰。这两位可以说是罗静的老大哥,罗静的首个8000米,就是跟着杨春风完成的,几乎没有经过太多的思考,她当即表示,带我一个。
由于巴基斯坦那边相关手续比较繁琐,时间上罗静已经来不及了,她托人把自己加进名单也没能成行,不得已回到国内。
6月23日,噩耗传来,在南迦帕尔巴特大本营发生恐怖分子枪击事件,杨春风、饶剑峰遇难。
想到不久前,还相约攀登迦舒布鲁姆I、II峰,罗静难以接受这个现实,她在微博上写道:“你们走了,山也空了…… ”
2015年攀登布洛阿特峰时发生雪崩,7人团队中1人不幸遇难。罗静在雪崩中被裹挟着下滑了好几十米,处于完全失控的状态,只能听天由命。那一瞬间她真的以为自己真要完蛋了,再也见不到儿子了。
老天始终是眷顾罗静的。埋在雪里、快要窒息时,她被夏尔巴挖了出来,她有说“谢谢”,但似乎根本发不出声音。
05
坚持与放弃 倔强与妥协
从第一个8000米时的“傀儡队员”,到后来自己成为队长、决策者。罗静一路攀登、一路收获、一路成长。
她是倔强的,这种倔强基于多次登顶的经验,基于对自己深刻的认知,以及掌控自己生命的态度。
2013年登顶干城章嘉峰,罗静是在一名向导提前下撤的情况下完成。她不甘心,她觉得没到放弃的时候;
2015年经历布洛阿特雪崩受伤后,所有人都认为罗静会登上救援直升飞机,但她休息2天后坚持继续前行,还是行得最远、登得最高的那一个。
▲死里逃生后登顶布洛阿特峰
但罗静也是“保守”的,她不会偏执地追求成绩,在她认为无法继续的情况下,会毫不犹豫选择放弃。
攀登安纳普尔纳峰,她离登顶只差最后100米,但评估了综合情况后,她毅然下撤。
而2018年9月,其实也是她第二次攀登希峰。在4月的第一次攀登中,由于天气状况较差,担心发生雪崩,她止步于距主峰仅77米的高度。
没有遗憾,虽历经九死一生,但8000对罗静而言只是一个数字,真正要翻越的是内心的那座山。
▲只要是你想翻越的,它都应该可以成为你心中的那座山
罗静不愿将自己定义为“登山家”,她认为登山家是那些毕生都投入到登山运动的人,而自己更倾向做一个探险者。现在,她已经开始接触滑翔伞领域,她希望可以去到不同的山峰,飞向更广袤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