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闫思博:行走的荒野厨房,就地取材,将露营玩出野奢体验



探险家小传

闫思博

荒野厨房主理人

穿越四大无人区,出动11辆保障车,提供西餐服务
木尔寨沟登山,负责探线路、海拔3000米提供西餐、下午茶营地服务
燕子沟,携露营装备,攀爬3000米海拔,寻找最佳扎营地,为挖虫草团队提供营地服务


“味道是一个美妙的东西。在雾气中,在树林里、草地上、沙漠里、戈壁上,大自然的味道是完全不同的。我总是试图用这些不同的味道,来搭配当天的餐食。”

近两年,以露营为主的户外热潮席卷全国。而闫思博的荒野厨房,更是将露营玩出了新高度——带上厨房一起上路!无人区8级大风里扎营,海拔三千米以上提供西餐服务。

这种“野奢”的露营方式,成为越来越多户外人士的出行选择。

“野的是环境,奢的是心态。”闫思博说,“户外探险,不是只有糙和虐,也可以有格调。



01

带上厨房穿越无人区

8级大风扎营这些要注意


闫思博曾为一个6人团队连穿四大无人区的露营之旅提供西餐服务。

“在野外,餐具、厨具尽量选用钛材质,更轻;账篷选择便携的;选扎营点,主要看风景,重在体验,因为我们不是科考团队。”

为了保障旅程的舒适安全,此行一共出动了11辆车——客人开5辆,剩下的6辆,一车为技师,一车是服务人员,一辆餐车,一辆救援车,还有两车物资。




整个行程14天,由于周期较长,其中有两、三天需要在无人区扎营,期间便遇上了8级大风。

在大海道无人区扎营,与其他地域不同,你得找一个背靠土堆的地方,将所有车围成一个半圆,可以提高抗风性。越野车车底较高,风还是会从车底钻进来,这时候只能拿布或者箱子把车底的空隙给堵上。

扎营点的选址至关重要,忌讳挨着水,一旦下雨涨水,容易被冲走;远离山根,以防泥石流或山体滑坡;尽量不去灌木丛,通常周围蛇多;车顶在无人区尽量不要用来扎营,风大的话会被直接吹没。


此外,扎营所用的帐篷,也要根据不同场景进行切换。

比如在湿度高的地方,可以选一些非棉的聚乙脂材质帐篷,不容易发霉;但在风大的地方,最好选用塔帐为主,它的抗风性更好。

许多人不知道,其实在露营中最不受待见的公园帐,也适用于大风天气。风能够一直压着杆子不折,睡里面能被风直接吹出一个“人”形。

大风天气要固定帐篷,普通40cm地钉根本不够用,闫思博等人只能去工地找来钢筋,弯成一个弯,当地钉用。

“极端环境下露营,一定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并不是你觉得酷,然后买一套装备就可以说走就走的。那样十分危险。”

8级大风天气,闫思博不建议扎营,他们选择的扎营点,一般也在刚进入无人区四五十公里远的地方,并不在无人区深处,主要考虑到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方便及时撤离,迅速处理。




02

寻味荒野,就地取材
野奢美味连熊都被吸引来了


“从小家人们告诉我,遇到熊不要动,别喘气,它过来闻一闻或者舔一舔你,就会走的。但真看到熊的那一刻,我们撒腿就跑,太害怕了!”

有一次,闫思博等人在都江堰龙池的一个湖边露营,扎营地距离车子大概三百米左右。晚上十点半左右,正在制作餐点的4人,忽然听到类似大型猫科动物的低吼。

大家起初以为是野猫,按捺不住好奇,便决定前往声源处一探究竟。为安全起见,几人一人一个电筒、一把菜刀。走到一半时,突然发现右边的山坡上,站了一只熊!

4人头也不回地冲车里狂奔,直到上了车、关了门,狂跳的心才稍稍平息。

“有肉,熊可能是闻着味过来了。”

肉类食品,是闫思博的荒野厨房中必不可少的食材,团队通常会带上车载冰箱,车载冰箱不允许使用的情况下,就用保温箱,在接近0度时,依旧可以将肉储存近一周。

“前三天我们尽量以自带的冷冻肉食为主,一些罐头食品为辅,蔬菜类的,尽量去当地采摘。”

比如采摘松茸的季节,闫思博会创作几道松茸主题的菜,最新鲜的松茸,最好的吃法是刺身,直接洗净了切片,蘸一点酱油;其他的可以煎、烤、煮汤,或者搭配别的菜品。






这是有特定农蔬或水果的时节,荒野厨房采取的通用做法。假如没有时令节点,闫思博会就地取材,比如随地采摘早晨带着露水的青草,把青草用油过一遍,炸干炸透,替代迷迭香进行菜品搭配、摆盘。炸过青草的油,接着用来做蘑菇和牛排,味道会带点淡淡的清香。

“我们目前菜单上的菜,在都市餐厅基本吃不到,全部都是独立开发,味道完全不一样。”






闫思博曾加入过一个米其林三星后厨团,从简单的切割开始,一路做到二厨。

“虽然我是二厨,但我可以根据我的想法来做每周的限定餐品。所有的菜谱都随我心情,开心就做个偏甜一点的味道,不开心了,就做个苦的、辣的。”





把厨房搬到户外后,闫思博会根据露营的特点来研发一些不同的菜品,自然山野似乎总能激发他的灵感,取自不同环境中的美味,有时候连他自己也无法复制。

闫思博研制过一款搭配牛排的蘑菇酱,它的创作完全出于偶然。

刚好那天起霜,到中午饭点时,霜已化作露水,闫思博便临场发挥,就地取材,采集了些露水,放了点糖、苹果,加了一个蘑菇,做成了这款酱。在牛排三成多熟快五成熟的时候,抹了一层,调的口味偏甜,众人尝过后啧啧称赞。





03

用味觉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除了美食,饮品也是将露营氛围感拉满不可或缺的一味调剂。

“海拔超过3500米以上,不会配酒,喝酒会加剧高反,还是要以安全为主。如果海拔低的话,可以喝些啤酒。通常饮料都以咖啡、茶叶为主。”


红酒比较讲究仪式感,一瓶好的红酒,用一个搪瓷杯装跟用一个高脚杯装,味道是不太一样的。但是在野外,沿路颠簸,一般不会携带易碎的玻璃材质高脚杯。

荒野美食制作限制很多,既要尽可能便携、简单,又要能够将食材物尽其用。因此很多时候,需要不断改良。

闫思博根据户外条件,改良特调了一款德式热红酒——用白砂糖或冰糖跟橘子混合,熬成橘子糖浆,加大一点火力,直到有焦糖的感觉,再倒入红酒,导入肉桂、八角、茴香等一起煮,不需要把酒煮开,微微冒烟就好。

这样调出来的红酒,即使装在户外钛材质的杯子中,口感一样直击味蕾,富有层次感。同一款红酒里,不同的人,品出的味儿也不尽相同。


闫思博喜欢肉,喜欢酒,他坚定地认为,味道最能诚实地把世间的故事诠释精彩。通过食物和陌生人完成一次味蕾的连接,那种被理解、被精准get的快乐,胜过任何语言的传递。

他希望通过一场场烹饪实验,用味觉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04

奢,是一种心境

敢于奔赴谜一样的未知旅途


“露营以一种亲近自然的方式,让人们走到墙外的世界,也从墙外好好看看自己所在的城。与自然接触之后,心境会变得开阔。再回归城市,会更有信心一些。”

闫思博曾发起“逃离城市计划”

不管工作、收入好或不好,人总有一天会厌倦一成不变的生活,想要寻求一点改变。而露营就是这个调节,在繁花似锦与钢筋水泥之间构建起一个过渡地带,可进可退,不用走的太远,也不用担心迷失。

很多公园就有露营区,一家三口,搭个小帐篷,一个小天幕,喝喝茶,悠闲地在自然中感受一会儿,非常惬意。


在闫思博看来,露营其实是一种场景化度假。

有的人来了,为的是打卡拍照;想要深度体验的人,可能会参与一些户外“劳动”,比如找柴、劈柴,自己动手搭账篷;又或者,溪边徒步、往森林里走走。

尤其是现在火热的亲子露营,无非是把盒子商场里面的儿童乐园搬到了户外。

露营可以和很多场景进行结合,可拓展的垂直领域非常多,玩法也很多。


比如,闫思博创办的“谜途露营”主打“野奢”概念。

野,自然是指户外的环境;至于奢,并不是用了几万元一顶的账篷,吃了鱼子酱等顶级食材,一切能用钱买到的东西,在闫思博看来都不叫奢。

他理解的奢,是一种心境。

想玩了就能去玩,想野了就能去野,想体验谜一样的远方和未知的旅途,就能放下忙碌的工作和琐事去奔赴、去感受,这就是奢。




05

不管跳舞、绘画、写作、美食

有趣,是做一切选择的标准与态度


“我做的任何事,都是以有趣为主。”

闫思博虽然以西餐厨师被许多人关注,但其实他还有着各种技能傍身:

大学时做过酒吧企划,成功靠刷脸喝酒;做过舞蹈老师;写过网络武侠玄幻小说;当过北京高速公路监控摄像设备的销售;开了自己的餐厅、做精酿;创建了自己的潮牌,扶持青年艺术家;从事过自媒体主编;绘画也不在话下……


闫思博画作

这些看似跳脱的身份,了解闫思博的人之后,倒是很好捋顺,不外乎好吃好玩儿的保留,其他的该扔就扔。

“我没有扎到一个行业特别久,是因为我需要有不同的新鲜事物来让我变得兴奋,让我每天起床,都很期待生活新的一天。”



小时候常常想,有钱之后要在风景优美的地方建一所房子,三五好友把酒言欢,明月清风朝夕为伴。

“为什么要等到以后呢?我不,我现在就要住这。”

一顶帐篷,一次露营,一下子把闫思博的理想生活,搬到了眼前。他相信,未来,露营也会让更多人提前体验到向往的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