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汗斯| 极限摄影师眼中的喀喇昆仑背夫


中国登顶Nun峰第一人

成功开发新疆克勒青河谷路线、

珠峰东坡嘎玛沟路线、

库拉岗日等线路


在山巅之上调整取景

在峭壁之间按下快门

用镜头记录背夫的故事

一根拐杖一双拖鞋

身后是超越负荷的沉重物资

脚下是冰棱满地的绝命山峰



本期嘉宾:汗斯。自由攀登者、极限摄影师。中国登顶Nun峰的第一人、野外第一响应人、千日寻峰计划发起人,长期为《户外探险杂志》《中国国家地理》《旅行家》《新旅行》等杂志供稿。2014年被提名为户外金牛奖最佳户外探险旅行摄影师;2014年5月在成都宽在巷子《隐圆》做过3天的展览。

1:首先让我们欢迎汗斯的到来。

2:我叫汗斯,我是一名自由向导,也是一个极限摄影师。我摄影应该算是10年开始的。10年我还没开始做向导,我真正做向导12年开始的,10年的时候就自己喜欢拍,当然那个时候拍的不好,所以就没想到摄影师这一块,感觉跟自己太遥远了,后来12年做向导的时候,因为带着好多客户,他们体能太差嘛,好多背的好相机体能差都会让我帮他们背相机,然后告诉我你闲的时候帮我们按两张,我就帮他们按,后来他们说我拍得可以,然后就这种过程中开始喜欢的,然后14年才开始真正买了自己一个专业的相机。

1:您这极限摄影师也是从游客照开始的?

2:我都是实践吧,在基本上你365天中300天都在外边,几乎天天都要帮人拍照,自己也要拍,所以是训练出来的。

1:怎么去理解这个极限摄影?

2:就是去一些冰川,然后无人区,或者比较极限的地方去拍摄一些东西,就是极限摄影师。

1:那你觉得极限摄影跟普通的摄影有哪些不同?

2:不同的话就是极限就是环境,就环境不一样的,就比方说在山里面拍的时候,你有的时候会带三脚架,但有的时候你看到那镜头,好多东西都行进的瞬间的,你不可能放在三脚架上摆,你有可能放在包上、放在石头上去拍一个视频;另一个就是环境,在环境里边就是跟平常的环境不一样,你要克服的东西多。拍照时候你戴着手套厚的时候就按快门、调光圈的时候非常不灵敏、不好,因为你还要构图干嘛,你要摘掉手套,但摘掉手套很容易把手冻伤。还有在山上拍照片的时候,我们一般带的是墨镜,就是太阳镜,一旦摘掉有可能会雪盲,刺伤眼睛,所以说在高海拔,很多环境限制,你如果戴着墨镜去拍就可能拍出来的那些过黑过曝,如果你摘了眼睛,有可能会雪盲。就是这个你要怎么去平衡选择了,包括你摘了手套去拍的时候,时间一长,有可能手会冻伤,因为山上很冷嘛,所以这就是比较难的时候。而且就是在山上很喘,很喘很累的时候,那个时候拿相机去拍的时候就会怎么说呢,非常非常的累。

2:而且海拔高的时候你特别喘,然后拍照那时候,那一瞬间是你要屏住呼吸的,然后你如果呼吸喘的话,它相机不稳,它会抖嘛,拍出来会糊掉的。你就屏住呼吸,但你海拔越高的地方,你屏住呼吸是非常难的,屏住了之后,突然舒一口气就觉得非常非常的累,所以这方面是有个原因。再一个是很多就跟平常不一样的是体能限制,你高海拔攀登本来体能消耗很大,然后又含氧量低又喘,你再去背设备去拍的话是非常非常累的一件事情。

1:你们拍摄山峰的话最高能达到多少?

2:我现在拍过的最高的是7000多嘛,但是好多拍摄的不是用高度去衡量的,是它的难度。比方说你要如果去雪川的话,那个雪崩、冰崩,还有滑坠,还有落石,反正是会很多。除了这些自然原因,还有一些人为的,包括你操作一些器械,包括你的一些疏忽,有可能会造成一些致命的风险。

1:那您也就是除了拍摄冰川、山峰之外,还会拍一些人文的照片?

2:其实我拍过很多,就是关于山峰的,大家可能认识我的好的,拍过好多身份,然后上过好几次国家地理封面、户外探险封面干嘛,这都是冰川、登山,但是我个人更喜欢的就是人文的一些东西,我觉得风景的东西所有人都能拍,因为你去到那个很美的地方之后,但是人的一些东西不一定是所有人能抓住那个点,所以我也更喜欢人文那些东西。

1:拍摄人文最受感动,或者是最喜欢的一组照片是什么?

2:我其实拍过驮工、牦牛工,然后马夫、背夫,但是最喜欢的应该是巴基斯坦背夫,因为他们那个环境中,然后他们的表情,包括他们感情的一些流露,我觉得是非常棒的,然后拍出来相片也很震撼。

1:我们今天也准备了这么一组照片,就是您说的背夫的故事,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吗?

2:这个是巴基斯坦背夫,其实这个背夫能讲的故事特别特别多,因为我去过好多次,跟他们生活过好几个月,然后就我觉得他们跟其他地方的唯一不一样的是巴基斯坦背夫他是要自己背的,像我去新疆,有柯尔克孜族的驼工,他们是用骆驼驮的,像西藏刚才看到那些背夫,那些驮工,他们是用牦牛驮。从十几岁到60岁这种年龄段都有背夫,然后像我们看到这个老头53岁,但是他为了生活、生存,他必须要去做背夫这个工作。

1:为什么不用骡子呢?就像我们日常会想到的。

2:骡子也有的,但是骡子到达不了很多地方,包括我们翻一个垭口的时候,骡子根本过不去,包括去另一些大本营,骡子是进不了的,只能是靠人背,这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巴基斯坦的骡子的费用比人的费用还多还高,所以是好多向导公司更愿意去用人,然后在骡子到了冰川上面,它吃的很麻烦,因为没有草干嘛的,还要驮进去。它驮的东西也是很有限的,所以这是为什么要用人的,就是两个原因。然后这个也是跟我们一起进去的一个老背夫,他们的装备其实很简单,你看就是穿个,这个海拔已经有4000多米,都穿的拖鞋。

1:他为什么都穿着拖鞋呢?

2:因为他们没有好的鞋子,然后他们拿的那个杖子,其实一般的就是木头的那种杖,他们有个铁架子,铁架子就是他们的一个背负系统,然后他们把所有的东西都绑在上面,然后来背的。而且背夫他们是有分工的,比方说背一些厨房的东西,背一些客人的东西,还有赶羊的,还有背鸡的,都不一样的。然后像这种背夫,每次出发前至少要背20公斤。有些背夫背的更多,背的更多的就赚得更多,就按照他们会出发前都有人称一下,就称多少公斤,然后是出发前也称,中间里也会去称,因为你分配不均匀、不公的话,他们背夫之间相互也会有意见。

1:那像这些背夫他们要背着这么多东西,过这么湍急的河流吗?

2:这个其实是没有急的,更急的是能把人,有的时候山里面它下大雨,会有大的洪水下来,有可能把人冲走的那种都有的。我之前拍过的一个视频里面就有那么个镜头,就是两个背夫过河的。所以进山的路上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然后有洪水、落石,包括泥石流或者冰崩、雪崩都会发生,这都是每天要面对的一些风险。

1:一般会像什么样团队会去雇用背夫呢?

2:一般像去那边徒步登山的都需要雇背夫,因为你如果不雇背夫的话,你没办法继续你们的探险。因为你每次探险都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你需要带很多东西、食物,这是最基本的,但你个人带不了这么多东西,如果你一旦你自己能带进去,你的体能、你的精力都消耗掉,你没办法完成剩下的探险或者登山,所以你必须要靠这帮人帮你把帐篷背进去,把食物背进去,

1:这个是?

2:这个是在开图旁边有一条叫snow lake的一条徒步线路,这条线路全长12天的行程,全部都是在冰川上行走,冰川上不是那种平整的,它有很多冰裂缝,然后需要去人过,这个冰裂缝小可以跳过来,大的冰裂缝都会去绕,还有一些冰裂缝都是要靠结组,翻垭口的时候要去结组,但是它有个风险,就是它下雪了之后,它有些冰裂缝被覆盖了,就不知道,就风险很大,那个时候我们需要去结组然后去走,但是这些背夫他们常年都在这上面走,所以说就是很多路线他们其实也是知道的,哪里有大的冰裂缝,小的冰裂缝,哪些冰裂缝小,他们是有经验的,虽然有这样的经验,但是他们也会非常小心去走,因为你这个冰川不能疏忽嘛,万一疏忽有可能会掉下去,会受伤。

1:像他们当地人是以这个为生?

2:是,因为他们像巴基斯坦来说整个人口很多的,然后他们其实没有那么多工作,背夫在当地来说是算是收入比较高的。

1:那你最开始怎么想起拍这么一组照片?

2:我觉得跟他们聊天,包括跟他们玩,感觉就很开心很有意思,我就想把他们记录下来,然后把他们的故事讲给很多人听。因为很多人可能接触过的人了解,不接触人不知道还有背夫这个群体,特别是在喀喇昆仑这个山里面,所以我想把它记录下来,就给大家听,就他们的生活,主要目的就是可能会相对是有一部分人去,可能后来会有很多人去,如果你前期会了解这些背夫,了解他们生活,了解他们一些状况的话,你可能在这么长跟他一起旅途中你会有一个包容、理解或者干嘛的。

1:你现在每年有多少天在登山?

2:多呀,我今年比方说我明天就要带队去查亚峰,印度尼西亚大洋洲最高的一座山峰,然后我也去珠峰,6月去麦金利,然后7月又去俄罗斯的那个欧洲最高峰,所以说整个300天都是排满的,都要去做跟登山有关的事情。 

1:我看你前段时间还去登了叫嫩贡山是吧?

2:对,那是两年前登的。

1:2016年登的是吧?当时怎么想去登那座山,而且之前没有人登过?

2:是,当时因为拉拉克我已经去过五次了嘛,我也之前登过几座它那边的山,6000米的山,然后去登那个时候就查资料,说是它是在中国的地图资料里来说是它是那个区域的最高峰,然后当时就想最高的,因为没有中国人登过,自己想去登。它那边风光也美,就去登了,然后就把它登顶了。那个山7000米, 7100多米,我跟印度的几个朋友,我们都是一起做向导的,我们非常快,我们只用了四天时间就登了,一般那个山峰需要正常情况下是要24天。

1:正常情况下24天登顶,你们四天就登顶了?

2:对,因为我刚好在巴基斯坦待了两个月,都是在克拉克隆高海拔区域,我身体适应没有问题嘛,因为它主要山高,它是要适应高海拔,我们体能都没有问题。刚到大本营的时候,我们本来想着我们本来想要休整,然后按照原计划,我们半个月15天是最快的,后来我们发现就是这几天是天气好的,后边天气都不好,然后我们就临时做决定,第二天开始登,因为轻装就登就四天,其实我们三天能登顶,中间又遇到一个暴风雪,然后耽误了一天,然后整个就是四天行程。

1:你觉得就是他4天和24天主要是差在体能上吗?

2:不是体能,是环境适应。调整好然后状态最好才能冲顶,不然的话你环境适应不好,海拔适应不好,身体适应不好的话,你攀登的时候有可能出现风险的。就是你肺水肿、脑水肿,这是遇到的话比较危险的,如果这种海拔这种环境你其实不下这低海拔,它有可能会死人的嘛。还有就是你前期团队磨合,就比方说你们适应海拔时候,团队相互了解,跟他形成默契,然后你就会心里踏实很多。如果你没有做这些的话,就是潜在的风险很多。我们之前跟那几个都登过山,所以我们彼此了解,所以我们才做了这个决定。

1:有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吗?就是我要爬多少座山?

2:没有,我是那种喜欢玩了,我就觉得这个山峰上有意思,我就去看看,然后那很好,我就去玩玩,就那种。目标有,目标我一直跟朋友开玩笑说我去爬K2,而且想自己爬,靠自己的能力,然后不要靠向导,不要借助其他什么自己去爬。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采访内容


深扎心中的户外情节

在没有接触他之前,一直觉得他作为户外领队,应该是高冷的硬汉形象。但事实是他却是随性的邻家暖男形象!

小时候汗斯的父亲每年都要到青海工作,汗斯去看望父亲的时候,有时会住在草原上、河滩上,也经常和当地的孩子玩在一起,因此他看到了很多携家带口转山而来的藏民,徒步登山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词汇。


而让他真正踏入户外的契机却是骑行。暑假的时候他会和家里人去看青海湖的自行车赛,尽情驰骋在赛场上的赛车手一直让他觉得骑车很帅。2009年的时候,汗斯就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骑行了川藏线。当时还正处于青春迷茫时期的他,似乎找到了属于自己方向。


骑行途中遇到了很多人,听了很多故事也看到了其他人的生活方式。以前那种努力学习然后毕业找工作,努力赚钱的心态越来越淡了,生命也许还有另外一种活法!也正是在这次骑行川藏线的过程中,汗斯第一次踏上了冰川。米堆冰川的冰舌,耳边传来冰块融化的响声,他内心顿生一种想法:想走的更深,想去下面的暗河、冰洞看看!

编织自己的户外人生

要有雪山、冰川、草甸、湖泊,还有一条艰难的徒步路线串联,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些还没有人类踏足的地方,我想去做这些路线的先驱者。

珠峰嘎玛沟线路,是汗斯的团队第一条开发成功的线路。在此之前,很少有中国的队伍来此徒步。这是一条极为美艳的线路,除了知名的山峰,还有许多迷人的高山湖泊,发育着珠峰地区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从此开始,汗斯开始了自己充满挑战的户外人生,不断探索着未知。


2014年,汗斯在迦舒布鲁姆冰川徒步了十几天,这里走过的每一处冰川,都可能是人类的首处踏足。2016年,拍摄于snow lake,巴基斯坦的背夫正在凝视着眼前的湖泊,看起来平静美丽的冰湖其实充满危险,深不可测。而除了徒步登山,汗斯平时还会参加各种各样的户外运动:潜水、跑马、滑雪、冲浪、滑翔伞……在台北跑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马拉松。在被称为监狱岛的绿岛,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潜。为实现高山滑雪,跟着小马哥滑遍了日本的雪场。


汗斯镜头下的背夫


他们帮助无数人到打梦想之地,但他们的名字从未被记住,他们的生活与梦想也从未被认真倾听。所以我想帮他们记录一些。

汗斯还有一组专门记录背夫、驼工的作品:他到巴基斯坦K2大本营与雪湖徒步时,有2个月的时间和这些背夫朝夕相处,用镜头记录下了他们佝偻的背影和沟壑丛生的脸庞。驼工们牵着骆驼从村子里走出来,家人们也跟在身后,大家帮忙将行李装上骆驼,脸上有惆怅、欢笑和不舍。


2015年,驼队穿越迦舒布鲁姆冰川时,驼工为了驼队顺利穿越河谷,自己不顾危险站在冰面上,测试冰的承重量。而作为户外人的责任感则让汗斯,从2014年开始和他的团队,开始了“千日寻峰”计划。寻找、拍摄、记录冰川消融的状况,并计划建立监测雪山消融的数据库,以影像方式展现给公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