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有单位的“铁饭碗“跳出来
创办亲子户外教育机构
带着孩子走沙漠、穿雨林
回到自然,亲近自然
一切的初衷,只为给孩子最好的陪伴
今天的《牛人》嘉宾,让我们走进魏巴德
走进一位温暖父亲的内心世界
本期嘉宾:魏巴德。亲子猫国际教育创始人、中国研学旅行论坛组委会秘书长、北京青少年儿童户外联盟发起人、被媒体称为“中国首发亲子徒步沙漠”第一人、亲子徒步教育的首倡者和践行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运营MBA、荣获第十届中国MBA领袖年会组委会颁发的“中国MBA领军人物”称号。
问:首先让我们欢迎魏老师的到来。
答:主持人好。大家好!我是魏巴德,大学毕业之后,在中科院其实做科学传播,做媒体,做了大概差不多接近20年,后来一直做跟亲子相关的这种户外探险的教育。去徒步沙漠、雨林、雪山、草原、西藏、东非,还有一种比较好玩的,带孩子去,你比如说去科考,大熊猫、金丝猴还有萤火虫。
问:最开始您自己探险吗?
答:其实我是一个偏宅的一个人,考上大学,然后到国家单位,就一直处于一个就是工作狂的一个状态,就是相对来讲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实现自己内心中那种很有波澜的东西。你比如说那时候特别想去西藏,特别看到中央电视台动物大迁徙的时候,特别想去东非,想去肯尼亚去看一看,包括对沙漠,对雨林这种特别神往。
问:魏老师,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做户外探险?儿童户外探险。
答:儿童户外探险其实也很短,我们第一次组织相对来讲比较次的就是沙漠,就是2015年,五月份的时候正好参加了国内商学院最大的赛事,叫亚沙赛,亚洲商学院沙漠精英挑战赛。沙漠挑战赛就是给我留下非常印象深刻的,就是我们三天直行公里走了,当时是60公里,现在是70公里。60公里,其实就基本上就是第一天,就所有两边的脚,脚底都是磨成泡了,当时我们的装备其实也不懂装备,然后第二天就两个大脚趾头全都黑了。我就觉得当时其实体会到最多的就是坚毅。你走就像跑马拉松似的,我当时带了一个什么一个APP,当时显示的是90多公里,但是沙漠它跟我们走奥森的路或走平路是不一样的。它这么一走的话就是属于上坡下坡,而且走一步滑半步那种感觉特别明显,尤其在爬大沙丘的时候,所以那次有点很深的印象,我觉得首先我第一想我应该带儿子来锻炼锻炼,后来我觉得应该带一群孩子来。
问:您觉得说是儿童的这个户外探险和成人的户外探险,它在路线选择上有哪些不同呢?
答:我觉得差异相对来讲其实确实是比较大。因为成人这一块相对来讲,因为大家你比如去,但凡想去探险的人,他会做大量的这种,他可能有具备一定的探险的知识,户外的知识,然后他会自己做很多功课。但是对儿童这块相对来讲,孩子是一个比较脆弱的一个群体,相对来讲安全意识也偏弱,你怎么翻来覆去,怎么掰开揉碎给他讲安全,有时候孩子在这块还是比成人要差很多,再加上孩子的体力,对吧?其实即使是儿童青少年这一块,你比如说中学,初中和小学,他们的整个的线路课程设计,我觉得都应该有一些区别。
其实还有上次其实我第一次还没有组织亲子徒步沙漠的时候,当时我其实跟着一个,进入一个群,进入一个还是比较相对来讲比较高端的一个户外的一个群。他们当时就是一个八岁孩子和一个是,反正一个弟弟和一个姐姐。反正那个小男孩应该是六岁还是八岁,我忘了。当时他们是在戈壁还是在哪,大概是走了100公里,110公里。当时所有的人在群里,就是因为他们在前面走的时候,后边这个照片上是姐弟两个走,后边就是那种像拖拉机似的拿个大鼓再给他们在擂鼓助威的时候,我看了这个照片是非常不舒服的,但是在群里所有人都是喊,说你组织这个活动特别好特牛,你看对孩子的坚毅教育对孩子的这种这种毅力考验非常非常的好。但是我第一直觉, 110公里在三天对于一个六岁和八岁的一个孩子来讲,我觉得可能会有问题。
问:难度其实很大。
答:它不是难,我就觉得可能对他身体不是一种锻炼,我觉得可能是一种伤害。所以后来因为我夫人是体大毕业的,北京体育大学毕业的,后来我让她给我找了一个就类似的一个教授,我就给那个教授打了电话,那个教授在电话里怒了,他说叫乱弹琴,就说因为儿童的生长发育它是有规律的,因为从专家的角度来讲,他觉得这是对孩子的身体是一种戕害,而不是一种就是他意志锻炼它是有一个界限的。就是有一个距离界限的,就不是说,你比如说你三天走110公里,我五天走几百公里,是不是意志力更强,它不是这样子的,就是说他身体承受是有极限的,有可能对孩子身体有害的话,你说你这种锻炼意志有什么意义?我个人觉得到现在为止,其实我仍然非常不认同这种方式,就是说所谓的挑战所谓的冒险,所谓的户外,我觉得他一定有张弛有度,一定要有一个基本的度。而这个度是根据成长的速度。
户外课程或是探险、教育或者是研学的这种,其实你看我觉得针对中小学生就是怎么让他,就是你不能让他成为一种累赘,或者说觉得下次我打死我都不来的那种感觉,其实我觉得忽然发现本来是一个很好玩的事情,变得特别没有意义。所以你比如我们在沙漠研学的课程里边,更多的把植物、动物、天文、地理,这种各种各样的课程我觉得都是跟它结合起来,你比如说大概走40分钟也会,你比如说我们去做,在沙漠里去怎么辨别方向,孩子们就非常好,然后再走40分钟,然后停下来,孩子们我们来看沙漠里怎么徒手去取水,比如你在沙漠里如果没水了,然后你又特别渴怎么办?
包括我们也会带着研学手册,其实我们在研学这个政策出台之前,我们其实去沙漠都是当时叫科考手册,科学考察手册,让孩子们就是在沙漠里,你比如关于植物的,包括动物的,你像沙溪的,沙漠甲虫的,这些会让孩子们做各种各样的就是跟植物和动物相关的一些,甚至一些小的一些观察、记录、思考、探讨,因为这样的话孩子们就走走停一下,走走停一下,走走再停一下,他一点不觉得累,而且他会觉得很嗨很开心。包括我们晚上其实我们做沙漠研学也好,科考这一块,或者探险也好,我觉得有一个当时,也是因为当时我是在15年年初的时候,我带着孩子们去做,就是在那个西双版纳植物园里面,我们当时做作夜探,夜探植物园。
问:其实主要是把课程设计融到沙漠徒步里面了。
答:对,在走沙漠或走一些走这些类似看别人看来这些冒险的这些活动的时候,然后呢,但是他实际上是埋下了一个什么,埋下了一个科学的种子,为什么呢?就是他对这些东西对沙漠的花草、小植物、小精灵,甚至那种平时看一只蟑螂都很害怕在家里,但是在那个沙漠里忽然发现大量的甲虫,沙甲存在,然后那些甲虫其实我相信你要在家里看,肯定是烦了,上去踩死,但你在那不但不会踩死它,你还会研究它。
更多地引导孩子们自己去分享,像刚才说的那个题,就是当马斯马拉大草原的野生动物们,知道远在万里之外的北京动物园的同类,每天吃喝不愁的时候,请问他是否会羡慕他的东非大草原的这些,是否羡慕动物园的这些,北京动物园这些动物。
问:在您看来做儿童户外教育经常是这样,就是中国的儿童,你觉得他欠缺的是什么?
答:中国儿童我觉得最欠缺的,我觉得就是不勇猛,不坚毅。做事情容易虎头蛇尾。我觉得你比如户外教育也好,或者探险教育也好,其实我觉得更多的是锻炼孩子刚才说的这种坚毅。人生第一就遇到一件事情,你忽然发现不好做或者不想做的时候你就放弃了。然后第二件事情你一遇到困难然后又放弃了,第三次又放弃了,我说你会形成一种习惯失败的一种思维。就是你到最后你忽然发现人生这个之路,他到最后变成了什么呀?变成了你觉得任何失败都是理所应该的,习惯性失败,而且这个思维一旦根深蒂固,对于这个孩子来讲,我觉得是极其可怕的。而且这些事情我们其实很多家长有时候会意识不到。
问:你觉得像现在这种教育体制,中国现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就是他户外教育,可以说户外教育户外探险,它的难度在哪?
答:它的难度,难度,我觉得还是我觉得意识非常重要。
问:您怎么看待未来的户外教育?儿童户外教育。
答:我觉得未来的户外教育,我个人觉得应该是慢慢的会成为一种普世性的一种活动。真正的户外教育才会真正的成为一种普通民众,随时随地都可以从做的一项活动做的一项运动,我觉得基本上属于这种。就是观念上还是需要引导。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采访内容
最美的风景在户外
“我们对身边的精灵邻居小鸟、花草知之甚少,我们对北京的胡同一知半解,我们对太行山脉形成一无所知,我们对古城墙印象只存在电视中,我们对历史的理解只停留在典籍之中……为什么不让孩子在真正的场景中接受最直观的自然、地理、历史、坚毅等等的素质教育?”
这是魏巴德对现在中国教育发人深省的提问。
面对大江大河,面对恢弘历史,孩子们知晓的只是书本上的只言片语,没有深度的接触,就无法产生深刻的共情。当魏巴德亲身感受过自然带来的震撼时,他便决定带着更多孩子一起去自然之中——在沙漠里观察沙甲,在星空下平等的分享“秘密”。
最好的教育在陪伴
“说个好玩的事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穿越的感觉:每次陪着儿子玩耍或写作业的时候,我有时会产生幻觉,感觉另外一个自己在成长。这是一件奇妙的事情。我一直很投入的和儿子一起重温我曾经拥有的童年,一起享受儿子现在拥有的与我截然不同的童年。”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魏巴德惊奇的发现,儿子会不断探寻“爸爸的童年是什么样子的”,他也想要体验自己曾经的童年:冬天在雪地支筛子捕麻雀,夏天用蜘蛛网去树林粘知了,在乡间小路上和小伙伴赛跑。儿童的天性就应该在最纯粹的生态中,不断被挖掘。
而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不应该是除却书本之外一问三不知的“教育机器”,更不是没有感情,难以动情的“冷血动物”,让孩子变得温暖,变得更有“人情味儿”,这便是魏巴德努力的方向。正如他自己所说:“最美的风景在户外,最好的教育是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