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24日,乌克兰全境进入战时状态,至今,俄乌战火已经蔓延一周有余。关注俄乌战况的同时,我们更深切关注战火中心的华人同胞以及当地中国留学生的处境与安危。根据媒体报道,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已经组织在乌公民撤退,大量中国留学生在使馆组织下,通过各种渠道撤离乌克兰。然而,仍有部分未及时撤离的中国留学生身心受到巨大冲击,他们亟需心理支持与援助!中国探险协会心理应用与研究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心理委员会)接到前方求助信息后,及时提供了心理疏导信息。与此同时,我们具备灾害与危机处理工作经验的心理老师,也为大家总结了一些实用知识。心理委员会特别提醒,对于普通民众,身处战事环境,最重要的是远离战场环境。尽可能在第一时间离开交战双方交火的城市。如果一时没有条件离开所在地,务必进入掩蔽场所,防空洞、地下停车场、地铁站等比较坚固的空间,可以作为相对可靠的掩体。撤离或躲避时,要携带食物、衣物、水以及一些药品,尤其外伤急救用品。
《当战争来临,普通人该如何生存?》▼
节选自野玩儿公众号
02 在准备好充分物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心理建设不容忽视。调节、稳定自我情绪,首先要维持肢体功能基本正常。这一阶段,再凶险、再紧张,也要保证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这样就算遇到紧急情况,也能确保有足够的体能、体力去应对。具体做法包括:给身体做好保暖防护;建立相对稳定的饮食作息规律;睡眠方面,可以做一些正念、冥想、深呼吸的活动。如果感觉自己总因战事有担忧,可以适当做些平时喜欢做的小事,比如不太激烈地运动、看看小说、做个小手工。总之,在身边找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转移一下注意力,同时建立常态化的生活秩序(哪怕是很短期的),增强确定感。03 除了自助,人和人之间的互助、互相支撑,其实也很重要,抱团取暖,尤显珍贵。对身边有伤亡变故的个人或家庭,做好互相关怀与陪伴,尽量不去回顾那些不良场景,照顾好他们的生活就好。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和身边可信赖的人组成小的团体(3人及以上),一起做些仪式性的活动,如唱歌或念诗。适度的活动,可以避免因过度焦虑引发造成的冻结状态。动起来,人的适应性、确定性会建立得更快。避免被过载信息量打扰心绪,眼下最好不看、不听。当然,中国大使馆发布的主流信息,尤其救助信息,这个联系沟通方式要保留好,实时关注。目前,心理委员会已经和多个心理专业平台建立联系,我们将集思广益,收集整理有效的心理支持方法并随时分享给大家。1. 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热线系统24小时留学生服务热线信息,有需要可以随时拨打:
4009678920
010-67440033
027-59427263
2. 清华大学心理公益热线:
4000-1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