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很深的水中时,在你意识到有事情发生之前,你已经死了”。
这是纳吉奥莱特在2019年谈到深潜危险问题的回答。“如果你在11米或11公里深的地方,如果发生不好的事情,结果是一样的”。
77岁的保罗-亨利·纳吉奥莱特(Paul-Henri Nargeolet)是“泰坦”号潜水器遇难五人中的一员,他被称为“泰坦尼克号先生”,是被认为关于这艘沉没巡洋舰的“权威人士”,世界上可能没有人比纳吉奥莱特更了解泰坦尼克号了。
纳吉奥莱特和泰坦尼克号模型(图源:盖蒂图片社)
纳吉奥莱特曾在1987年参与泰坦尼克号首次打捞工作,那是沉船残骸被发现大约两年后。他还多次带领探险队前往该地,完成了超过35次潜水,并从沉船附近残骸区打捞出5500多件文物。
可以说纳吉奥莱特将自己的职业生涯献给了海洋,如今他以另一种方式和泰坦尼克号一起长眠于深海之中。
这次遇难的五人中,除了纳吉奥莱特,还包括美国OceanGate Expeditions(海洋之门)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斯托克顿·拉什(Stockton Rush),这正是“泰坦”号的运营公司;此外还包括58岁的英国亿万富翁兼探险家哈米什·哈丁 (Hamish Harding),48岁的巴基斯坦商人沙赫扎达·达伍德 (Shahzada Dawood) 和他19岁的儿子苏尔曼 (Suleman) 。
除了纳吉奥莱特有着丰富的深潜经验,CEO拉什在这次下潜前也已有13次泰坦尼克号潜水经历。而58岁的哈丁曾在2021年潜入10924米的马里亚纳海沟,与之相比,3800多米海平面下的泰坦尼克号似乎并不遥远。
我们不禁要问,在一众探险家坐镇下,为什么还会发生如此惨痛的事件?“泰坦”号潜水器发生了什么?
01
“泰坦”号潜水器发生了什么?
“泰坦”号潜水器于6月18日(周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科德角以东约1450公里的海域下潜,驶向北大西洋约3800米深处--泰坦尼克号巨型邮轮沉船残骸所在地进行探索,出发约1小时45分钟后失联。
到6月22日周四早上预计潜水器内氧气耗尽的最后时刻,大家还对潜水器里的乘客存活抱有一丝希望,但随后美国海岸警卫队宣布,“泰坦”号已经在海底发生了灾难性的内爆让这个希望彻底破灭。
在《泰坦尼克号》导演、海洋潜水专家卡梅隆眼里,这起事件与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造成约1500人死亡一事相似,同样都是警告没人理睬,而且在同一地点发生。
“我为(此事)与泰坦尼克号灾难的相似之处感到震惊,泰坦尼克号船长多次被警告注意船前有冰,却仍在没有月光的夜晚全速驶入冰域,导致许多人死亡。”
那么,“泰坦”号究竟在下潜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呢?
让我们先简单梳理下整个事件的时间线(均为北京时间):
6月16日,星期五
“泰坦”号的探险队从加拿大纽芬兰省的圣约翰斯出发。
6月17日,星期六
英国亿万富翁和冒险家哈米什-哈丁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由于纽芬兰岛40年来最糟糕的冬天,这次任务很可能是2023年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对泰坦尼克号的载人任务。一个天气窗口刚刚打开,我们将在明天尝试下潜。”
“如果天气保持良好,将有更多的探险更新!”
这是他在这个社交媒体上的最后一个帖子。
6月18日,星期日
“泰坦”号开始下潜1小时45分钟后,潜水器和水面舰艇之间的通信中断。
在失联时,美国海军检测到与内爆一致的声学特征,并将相关讯息转发给了率领搜救任务的指挥官,但由于无法确认内爆声是否是从“泰坦”号传来,因此救援行动并未中断。
6月19日星期一
美国海岸警卫队收到一份报告,称加拿大研究船 "极地王子 "号的潜水器逾期未归,美国和加拿大派出船只和飞机展开联合搜索。当天推估,如果潜水器仍然完好无损,估计它有70至96小时的氧气。
6月20日,星期二
声呐浮标每隔30分钟就从水下侦测到撞击声,加拿大洛克希德P-3猎户座飞机也检测到水下噪音。(后经证实,此噪音与“泰坦”号潜水器残骸无关。)搜索成为一项大型国际行动,更多的船只、水下船只和飞机加入了这项任务。
6月21日,星期三
救援搜索范围扩大,针对噪音位置展开搜索也没有结果。
6月22日,星期四
目前唯一可以达到水下6000米深度的机器人维克多6000展开作业。
晚上18:00左右,预测的潜水器氧气耗尽。
6月23日,星期五
凌晨,美国海岸警卫队表示在北大西洋泰坦尼克号残骸附近发现5块深潜器的破碎部件,这些碎片与深潜器发生灾难性爆炸的迹象相吻合,舱内5人全数遇难。
在这起事件中,唯一值得安慰的或许是,“泰坦”号潜水器应该是在下沉过程中就发生了内爆,五个人至少不是像先前猜测那样因为缺氧窒息而死。
那么,潜水器发生内爆时,人会怎么样呢?
前美国核艇军官用潜艇举例,当潜艇船体坍塌时,它以大约1500英里/小时(2414公里/小时)的速度向内移动,完全爆裂时间需要0.001s,但人的大脑需要大约0.025s对一个刺激作出本能反应,而做出理性反应(从感知到行动)最多需要0.15s。
也就是说在大脑还没反应过来时,这五位乘客就因为快速内爆后发生爆炸被焚烧,瞬间变成灰烬和灰尘,整个过程比你眨眼的速度都要快。
”泰坦“号内爆示意图(图源:《今日美国》Javier Zarracina)
02
安全问题重重,悲剧或早已注定?
自1985年泰坦尼克残骸被发现以来,人们对其进行了大量探索,但无论是考察还是游览多少都与官方有关。直到2021年,海洋之门公司推出泰坦尼克号残骸游览考察服务,成为全球首个运营该项目的商业公司,让更多人有了近距离接近泰坦尼克的可能。
随着这次悲剧的发生,“泰坦”号背后的安全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质疑。主要原因是它的“非常规设计”以及设计者拒绝接受独立机构核检。
关于“泰坦”号的悲剧的起因,深海技术科学家、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崔维成的看法是:因为水密接插件进水,造成蓄电池爆炸。电池爆炸产生冲击波,冲断碳纤维和钛合金连接段这个最薄弱的环节,发生悲剧。而上浮装置未发挥作用,说明载人舱或已进水。
据悉,目前全球约有10艘深潜器设计能力能达到3800多米这一潜深度甚至更深,其中只有“泰坦”号未经过美国海运局、欧洲DNV公司等第三方机构认证。“泰坦”号在国际水域运营,不接受安全法规约束,也未向任何一家国际安全监管机构注册,这就意味着在设计和测试过程中没有监督。
“泰坦”号潜水器采用的“尖端技术”碳纤维和钛合金外壁设计,也饱受诟病,甚至被一些专家认为是造成此次悲剧的“罪魁祸首”。
碳纤维的使用能减轻潜水器一半的重量,使深水下潜更快、更容易,按照拉什的说法,碳纤维比钛具有更优异的强度浮力比。但新材料应用实验成熟度不够,未必足够保证安全,这种材质在深海中是否稳定,到底能承受多大的深度都是不确定的。
在早期任务中,”泰坦“号潜水器内的人(图源: OceanGate Expeditions)
此外,“泰坦”号采用椭圆形设计,可搭载五人,这比通常仅能搭载两三人的球形潜水器空间更大。球形舱通常被认为是完美的形状,这样能够让水压均匀分散,延长潜水器舱室的设计,会增加终端压力负荷。
不仅如此,海洋之门公司采用声学方式而不是扫描方式检测深潜器壳体是否有缺陷,这种做法只能在“内爆前”数秒检测到。而按照“泰坦”号设计,其观察口仅被认证可在1300米深度下工作,而“泰坦”号要潜至水下4000米。
拉什在潜水器设计上的“新突破”一直遭遇过怀疑,即使是曾经坐过“泰坦”号的人,也会被吓一跳,而这些安全隐患早在“泰坦”号下潜前就已显现: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记者大卫·波格曾经乘坐过“泰坦”号,他还记得在海洋之门发给乘客的一份文件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个实验容器没有得到任何监管机构的批准或认证,可能导致身体伤害、精神创伤或死亡。”这句话当时让波格非常紧张。
波格还提到潜水器中的压舱物使用生锈的建筑铁管制成。尽管舱门周围有18个螺栓,工作人员从外部将其紧固,但在他乘坐时,工作人员只紧固了17个螺栓,无视了舱门上方的螺栓,并告诉伯格这并没有什么不同。同时,下潜中出现了通讯中断。
在之前的一次探测中,“泰坦”号下水后发现平衡潜水器的稳定管支架断裂,在1600米的深海中不得不浮起换乘。
还有一次“泰坦”号的一个推进器不小心以相反方向安装,导致“泰坦”号启动后直接变成了原地旋转。
探索泰坦尼克号残骸虽然要冒巨大风险,但根据过往探险经历来看,在做好安全保障的前提下,“泰坦”号的悲剧是可以避免的。纳吉奥莱特此前就曾35次下潜探索泰坦尼克号残骸,卡梅隆也曾33次下潜查看泰坦尼克号残骸。
詹姆斯·卡梅伦表示,他怀疑内爆发生在潜艇与船只失去联系的同一时间(图源:路透社)
对于“泰坦”号潜水器的意外,卡梅隆22日接受美国ABC新闻采访时表示,深海潜水是一门需要经过千锤百炼的艺术,许多业界人士在下潜前,光是在电脑上进行前期模拟就要耗时3年;过去业界许多高级玩家亦曾致信“泰坦”号的运营商海洋之门,告诫他们该艇的下潜仍太有实验性、应取得认证后再行载客。
深潜技潜极限运动员程巍也提到,如果产品安全测试不够,将会造成灾难性后果。在产品研发层面中,应严谨按照工程测试、实验流程,经过大量测试。创新和安全并不矛盾,如果没有通过安全测试而去载人运行,那就是打着创新名义去草菅人命。
事实上,人类对载人潜水器的技术掌握已经十分成熟。崔维成提到,人类载人潜水器技术已经成熟,并且有一套安全规定。如果海洋之门公司按照规定进行设计、运行,并遵守操作安全规范,那么载人潜水器的运行将是安全的。
正如拉什的朋友格雷格·斯通说,他支持拉什在研制深潜器方面所走的方向,但拉什“有所有先驱者都有的通病,他超越了规章”。
可以说,“泰坦”号正是因为踩了安全红线,从而造成了灾难后果。程巍感慨道:其实很多悲剧都是能够避免的。
03
探险总是有“风险”
“一想到要下去看看泰坦尼克号,你的思绪就会变得混乱。你希望这成为可能。你希望这是真的。你的大脑愿意忽视一些非常明显的问题,”
自泰坦尼克号沉没的那晚起,这艘大船就已经让世界着迷。而进行这样的“旅行”也需要勇气。
泰坦尼克号的残骸位于海平面3800米下,这比世界上最高的建筑——迪拜的哈利法塔还要深五倍不到。除了深度,水下3800米的海底,泰坦尼克号要承受着40兆帕的压力,地面上压力的390倍。这意味着“泰坦”号潜水器到时要承受的水下压力将高达数千吨到一万吨,上面水的重量与埃菲尔铁塔的重量相当。
泰坦尼克号残骸
迄今为止,只有大约200人曾经近距离看过这艘世界上最著名的沉船。这激发了很多人心中原始的本能,大海的神秘与诱惑,浮现在他们的脑中。
虽然泰坦尼克号很美,但下潜到如此深的深度,在下面就不会害怕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但他被他从未看到的东西所感动,那种震撼大过了恐惧。
77岁的纳吉奥莱特记得他第一次看到船头时的情景,那是这艘船最完整的部分,它的沉没对1500名男人、女人和儿童来说是致命的。
纳吉奥莱特说:”通常情况下,当我们在潜水艇中工作时,我们一直在交谈。"我们把一切都录下来,这样你就可以回放了:这第一天,当我们到达船头时,有10分钟我们处于绝对的沉默之中。没有任何声音,来自三个人。
他们一直知道风险的存在,在开始之前就已经充分了解了。哈丁曾对印度的一家新闻杂志说:“如果出了问题,你就不会再回来了”。
哈米什·哈丁(图源:美联社)
58岁的英国亿万富翁哈米什·哈丁同时也是名探险家,他保持着三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其中包括在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10924米潜水时在全海深度停留时间最长纪录。
相比较有24名宇航员曾到过月球或着陆过,有数千人曾成功攀登过珠穆朗玛峰,而只有18人曾到过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挑战者深渊。
哈丁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最初“泰坦”号潜水计划应在去年六月进行,但因为“潜水器在之前的潜水中不幸受损”。相反,那年夏天哈丁与他的亲人和朋友一起攀登了乞力马扎罗山。
2022年,作为一个终身太空爱好者,哈丁终于亲身体验了作为一名宇航员的感受。他乘坐蓝色起源公司的“新谢泼德”号,来到了外太空的边缘。
“作为一个探险家和冒险家,我希望这次探险能够为我们对地球的共同认识和了解做出贡献。他谈到从海底收集样本,"这些样本可能包含新的生命形式,甚至可能为我们星球上的生命如何开始提供进一步的见解”这或许是像哈丁一样的探险家明知危险,却义无反顾的其中一个原因吧。
“这些人是真正的探险家,他们有着独特的冒险精神,以及对探索和保护世界海洋的浓厚热情。”这是运营“泰坦”号的海洋之门公司在确认潜水器五名探险者遇难后,写在一份声明中的一句话。
这次悲剧让我们知道,在探险中,我们要强调的是科学,而不是胆大妄为的行动。
在2000年的一次探险中曾被困在沉船的螺旋桨中的科学家兼记者迈克尔·吉伦 (Michael Guillen)说:“我们需要停下来,停下来问这个问题,即你为什么想去看访泰坦尼克号,以及如何才能安全到达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