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珠峰8000米以上回收遗体到底有多难?


据日本朝日新闻网报道,6月26日,富士山顶火山口附近和山梨县一侧的八合目登山道先后发现4名登山者遇难。虽然目前遇难原因尚不明晰,但事发时,富士山2024年登山季还未开启(7月1日已开启),山顶仍有大量积雪,温度较低。


日本富士山    图源:网络


随着疫情解封,日本近两年再迎登山热潮,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与此同时,登山事故也频频出现,再创新高。


较早前的6月13日,日本警察厅公布了2023年日本登山事故报告:全年登山事故数量为3126件,比2022年多出111件次;遭遇事故的人数达3568人,比2022年多出62人次,创1961年以来的新高;受伤人数为1400人,比2022年多出94人次;死亡及失踪人数为335人,比2022年多出8人次;无受伤人数为1833人,比2022年少了40人次。


在世界范围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登山已成为广受欢迎的运动休闲方式之一。但只要是户外运动,就存在一定风险,登山更不例外。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登山事故频繁出现。


媒体曾报道称,仅仅在今年5月1日至6月12日期间,北京消防就接报山岳救助警情73起。这还仅仅只是北京,如果放眼全国,数量可能惊人。


中国探险协会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户外探险事故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共发生户外探险事故425起,其中登山以156起居榜首,比排在第二位的徒步(83起)多出73起。



  登山事故为何如此之多?


所以,问题来了,为何登山事故会如此之多?


中国探险协会会员、山地救援专家彭春鸿(网名:毒虫)分析认为:这是去中心化的后果。


中国探险协会会员 山地救援专家 彭春鸿


随着经济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向户外,登山成为热门选择之一。但现实是,很多人不仅缺乏正确的认知和基本的登山技能,也没有寻求专业的组织者带领,只是受到某些宣传所谓“说走就走”的鼓动,在未经各方面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盲目上路,事故才频频出现。


“绝大多数的登山事故,都是因为无知造成的。”彭春鸿说,“户外发生危险,大部分都是缺乏对户外知识的基本了解,真正遇到突发意外是很小的概率。在复盘事件的时候,都可以找出很多个小的安全隐患,最后酿成了重大事故。这些小的安全隐患,绝大多数都是事故当事人本身的错误造成的。”


“所以,关键还是要树立正确的户外观,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户外知识,还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如果意识到目的地有潜在隐患,还是要果断放弃,换个地方或者下次经过充分准备再去。”


作为救援专家,彭春鸿还就登山爱好者如何应对意外,给出了自己的专业建议:


“如果是迷路受困但尚没有人身伤害的,是最好求援的,之后要避免受到伤害,在原地等待救援。对于无法求援或遭遇身体伤害的,需要马上转移。”彭春鸿说,平时也要学习山岳现场急救的基本知识,如CPR(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扭伤处理,这会对自己和身边的伙伴很有帮助。”


救援现场   图源:中国探险协会会员彭春鸿


但彭春鸿最后也强调,他们的救援基本只针对一般的非雪山登山事故,当事人主要是普通的登山爱好者,只有这类事故具备救援的条件和可能性;雪山上的重大事故则被称为山难。


如果遭遇的是山难,那基本谈不上救援,除非是极特殊情况。想想看,登雪山本身已是很困难的事,更何况还要去救援。



  8000米以上无救援+遗体难回收  


长久以来,登山界都流行着一个说法:8000米以上无救援。


8000米以上的区域,因天气条件恶劣、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低等等,一般被称为“生命禁区”或“死亡地带”。


拿最受瞩目的珠峰来说,虽然攀登它是高危行为,出了事也几乎无法救援,但每年仍有很多人趋之若鹜。也许这就是人类对自我、对极限的本能挑战,正如魂归珠峰的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被问及为何要攀登珠峰时所说:“因为山就在那里!”


乔治·马洛里    图源:网络


据统计,从上世纪20年代至今,共有三百多人在珠峰殒命。2023年珠峰登山季,18人遇难,创有史以来最高纪录。今年珠峰登山季,遇难人数虽然有所下降,但仍至少有8人丧生。


更无奈的是,很多遇难者的遗体留在了珠峰。据估计,这一数字可能超过200具,最集中的地方在四号营地与顶峰之间。


这些遗体,有的被雪掩埋;有的坠入冰裂缝;有的就像生前一样,仍穿着登山装备,成为知名地标——比如“绿靴子”和“睡美人”。


随着全球变暖加剧,积雪正在逐渐减少,留在珠峰上的很多遗体重新浮现,这不仅可能对山下的水源造成污染,也会对攀登者造成心理上的负面影响。


曾参与清理行动的尼泊尔军方官员Aditya Karki表示:“想想看,攀登者们本来以为进入了一个神圣空间,结果却在路上看到遗体,这可能是一种负面影响。”


回收珠峰上的遗体,成为尼泊尔商业攀登大背景下的一种必然。



  回收“死亡地带”的遗体到底有多难?


一般情况下,珠峰攀登者都会购买保险,但如果出现意外,不管是救援还是回收遗体,都充满危险,极难实现。


尤其是8000米以上,攀登本身就很困难,何况还要回收遗体,所以这样的行动通常主要依靠官方组织。


“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回收遗体,”Aditya Karki说“如果放任不管,我们的山脉将成为墓场。”


每隔几年,尼泊尔军方都会组织专业人士,对喜马拉雅地区8000米以上的山峰展开清理行动,包括回收遇难者遗体以及清理垃圾。


今年,他们组建了一个12人团队,分为两组,一组展开清理行动,另一组做后勤保障。最终,他们清理了11吨垃圾,并回收了4具遗体和1具遗骸。


数字本身很苍白,甚至有人可能觉得回收的遗体太少,但这背后的难度和艰辛,远非常人所能想象。


回收遗体主要分三个步骤:一是攀登,二是处理遗体,三是向下运输。


遇难者遗体的运输(2010年)   图源:网络


不管怎样,你都要先攀登到“死亡地带”,才能执行回收任务。攀登过程,即使有好的天气窗口,其本身仍然充满凶险。


2019年,尼泊尔登山家和救援专家Gesman Tamang曾带领6人小组,到马卡鲁峰回收一具登山者的遗体。攀登过程中,名为Narayan Singh的尼泊尔士兵出现高原反应,Gesman Tamang劝说Narayan Singh在三号营地休息,然后下撤到安全地带。


等到团队完成任务回到三号营地,Narayan Singh仍在帐篷里,已经几乎没了呼吸。


“我们尝试给他输氧,挽救他的生命,”Gesman Tamang说“但我们没能成功。”


最终,Narayan Singh不幸殒命。为了完成最初的任务,团队只能把他的遗体留在山上。


“一回到大本营,我就不能再回去找我的朋友了,”Gesman Tamang说,“那种感觉太痛苦了,我的心根本无法承受。”


后来,另外一个团队最终在山上找到了Narayan Singh的遗体,并将他带回山下。


除了攀登本身困难重重,就算找到了遗体,还有一项艰巨的任务等待着回收团队。遗体都被冰包裹着,他们得想办法让遗体“解脱”出来,比如用热水化冰,甚至用斧头把遗体撬出来,这个过程可能要花费10小时以上。


“这个过程太难了。”曾领导过回收团队的Tshiring Jangbu Sherpa说,“当然了,让遗体‘解脱’只是一部分工作,把它运到下面是另一项巨大挑战。”


两具遇难者的遗体(2010年)   图源:网络


有的遗体几乎跟生前一样,穿着各种厚重的装备,可能只是少了一只手套,这样的话,一具遗体的重量常常会超过200斤。与之相对的,在8000米以上,清理人员的负重能力是被极大削弱的。


“在8000米以上,两个人抬着接近8公斤的氧气瓶,都是很困难的事情。”今年参与了回收团队的Tshiring Jangbu Sherpa说。


除了以上所说的困难之外,回收团队还要面临心理上的考验。不管是处理遗体,还是搬运遗体,甚至是有攀登者从身边经过,他们都必须坚持执行任务,就好像“一切如常”。


Gesman Tamang坦言,与指导或帮助攀登者相比,回收遗体无法让他获得太多的自豪感,尽管这个工作很重要。


“我宁愿去挽救别人的生命。”Gesman Tamang说。


当然,回收遗体的成本也很高。据估算,回收一具遗体的成本大概为75000-80000美元。


尽管这项工作背后有商业的诸多因素,但回收专家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的事,也是对人的生命和尊严的尊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