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部分人追求的其实是一种较为舒适的户外探险体验,在食物充足、具备一定烹饪器具的前提下,吃点“碰头食”会让我们更有新鲜感,也更为沉浸和享受野外的乐趣。
什么是“碰头食”呢?说白了就是碰到什么吃什么。
从广义上讲,在户外活动中,我们到当地市集采买其特有食材,就是一种“碰头食”——有人的地方是买,没人的地方是采集,所以寻找“碰头食”也是一种深入探索、满足好奇心的体验。
若从狭义上讲,户外人员在极限环境下会严格分配饮食和控制数量,甚至需要“碰头食”才能保证生存下去。这个时候,如何在有限的物资供给下,让自身保持尽可能的健康状态,就是一门大大的学问了。
野外饮食 图源:网络
中国探险协会会员郑文魁
户外觅食·“野菜”
很多人在北京周边山林里徒步或露营,就会遇到一些有趣的“碰头食”,比如野葱、黄精、酸枣、桑葚……我们经常把它们当成零食或是备用饮食来源。
在野外,如何找到安全又有风味的食物呢?
“魁爷”一句话总结:“认识的、能吃的,吃;认识的、不能吃的,不吃;不认识的,一定不能吃。”
“比如大部分地区都会有的植物,如马齿苋、车前草、蒲公英、灰菜、苋菜和荠菜,只要能够辨认、确认,都可以成为非常不错的菜肴。”
来自野外的味道比日常购买的味道更浓郁和刺激,特别是一些味道比较“冲”的菜,如野韭菜和沙葱。“魁爷”非常喜欢的几道菜就有野韭菜包饺子、沙葱炒鸡蛋和蒲公英蘸酱。
在华北地区,野外求生常见植物可谓多种多样。
葛藤在华北分布广泛,山上很容易找到,它们的块根多重达1公斤,淀粉含量很高。每天只要挖到1个葛藤块根,就可以解决数天的食物问题,关键这个块根冬天也有。如果到了真的需要考虑户外生存的时候,找到葛藤,起码不会饿死。
葛藤 图源:网络
北方丛林中的橡树非常多,有橡树就有橡果,橡果虽然口感不好,但富含淀粉,秋冬之际找到橡树就找到了食物。另外,橡树附近多有松鼠,如果你找到了小松鼠的洞,一般可以挖掘到更多食物。当然,建议在取用松鼠的橡果之后,请给它留下一些过冬。
橡树 图源:网络
北方椴树非常多,而椴树的叶子是上好的野菜,春、夏和秋季均可食用。
龙葵的成熟果实也可以食用,它也叫“黑天天”、“野茄子”、“苦葵”或“野辣虎”,成熟的果实呈黑色或者橙黄色,味道甜甜的,带些葡萄的香气。在野外,很多朋友都喜欢摘龙葵的果实生吃。
在南方物产丰富的地区,“碰头食”的种类会更多,如香蒲,其根部末端的的豆芽内含有淀粉,秋冬季食用最佳;嫩白的蒲心笋也可以食用(生吃或煮熟),味道类似黄瓜,初夏时口感最佳;刺蓟的地上部分和根都可以食用;苜蓿从根到花均可作为食物。
香蒲 图源:网络
当然,除了满足最基本的营养摄入,这些植物还有很多其他用处,比如在炎热的季节,可以采食蒲公英、苦麻菜和马齿苋等野菜来解暑或治疗风热感冒;艾草碾碎后涂抹在裸露皮肤上可以驱蚊虫;拉肚子可以找点柴胡煮水喝止泻。
户外觅食·“硬菜”
在野外,若想加点“硬菜”,来点蛋白质的野味,其实还是有点难度。
“在我们国家,野外的很多小动物都可能是保护动物,所以蛋白质加餐选择范围比较受限,不过有一些还是可以的,比如各种水生物,像鱼、虾和螃蟹都是很好的蛋白质。”
“昆虫类,如腐木中的幼虫、蝗虫和竹虫都是在丛林里可以找到的蛋白质食材。”
“魁爷”捕获鱼肉
“4”字陷阱 图源:网络 当小动物伸嘴碰到诱饵时,整个支撑系统就会因为触发横杆的位移而崩溃,从而导致上方的木头瞬间落下,将身处正下方的小动物压住。如果没有适合的诱饵,也可将触发横杆设置在小动物的必经之路上,从而使支撑结构在小动物经过时触发横杆而自断其命。
户外觅食·“荒野求生”
野外探险中,食物匮乏是非常严峻的挑战。没有足够的食物补给,或者失去了常规食物来源,我们会置身于迫切的求生境地。
“魁爷”在荒岛的户外生存
针对荒野求生,“魁爷”总结了一套“3333原则”:
“判断什么事情,3秒钟可能要命;
心智健全的成年人的惊恐时间,不能超过3秒;
3个小时失温,会危及生命;
不吃食物,最多能坚持3周。”
“魁爷”野外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