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郭少宇:一只假肢、一辆自行车,一位90后少年的生存选择



探险家小传

郭少宇
骑行者

2008年,15岁的郭少宇因意外碰到高压线,失去了右臂和右腿。17岁,在父母鼓励下重新振作,成为一名残疾人运动员,多次参加残运会自行车项目,最好成绩全国第二名。退役后,开始自由骑行旅程。十余年间, 环海南岛、318国道、新藏线、内蒙古,累计骑行8万公里。一路上,郭少宇收获过太多帮助、温暖和感动,今后,他希望用更实在的力量去回馈这些善意,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精神层面的励志。


从越南骑行到冰岛,开启一场上万公里的环球旅程。


这件事听上去足以激动人心,而主人公的名字一旦是“郭少宇”,那引发的关注必然更上层楼。


许多人一辈子妄图摆脱的“普通”,对郭少宇,却是不可触及的“奢侈”。


一位单腿独臂少年,不管做什么,外界投来的目光,总难免带着几分震撼,所有故事的讲述最后都没有任何悬念指向“励志”。


诚然,这是事实。


但郭少宇似乎不太想因为这个“事实”,成为别人眼中“特别的存在”。


《牛人》采访中,他稀松平常地描述着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多番强调“真的就很普通、很自然”——想环球骑行,是因为国内几乎骑遍了;起点设在越南,完全是随意选的;终点选在冰岛,是听说那里可以看到北极光。


为什么会爱上骑行?


一开始,或为宣泄,或为证明。但随着时间推移,骑行,之于郭少宇,成了每天刷牙一样自然的事,是兴趣、是锻炼,更是生存之选。




01 拐 点 

一文获千万阅读,事业迎新转机


“像我这样的情况,我要是老板,也不会找我这种员工。”郭少宇脸上始终挂着笑意,说出这话时,看不到一丝自怨自艾,“2008年的意外发生后,父母原本做好心理准备,养我一辈子。”


说骑行是郭少宇的救赎,并不为过。


命运的几次重要拐点,几乎都与骑行相关:2010年,他成为一名残疾人运动员,后被辽宁省残疾人体育代表队选中,专练自行车骑行项目;妻子同样是一名骑友,两人因骑行结缘;事业的曙光,更是骑行带来的。



故事还得从2016年说起。


那年,郭少宇即将从省队退役,筹备结婚、生娃。与所有年轻人一样,生活面临重大转变,接下来该选择什么样的路,怎么谋生,如何养家等现实课题,令他深陷迷茫。


在自行车队的几年,郭少宇偶尔会趁假期,一个人走南闯北。他喜欢音乐,在街头唱过歌,每天能有两三百元的收入,日子还过得去。可他总感觉不太得劲——没有目标,每天重复一样的生活,心累。


街头唱歌的郭少宇

偶然一天,社交群里发布的一条约伴环海南岛骑行的消息,吸引了他的注意。


由于当时迫切渴望放空身心,加上自己本是骑行运动员出身,自然而然便加入海南岛骑行队伍,开启了自己的第一次长距离骑行。


郭少宇兜里一共揣了2500元,出发前买了包玉溪香烟,买了一张去海南的火车票,一辆山地自行车,还有专业的骑行服、头盔,仪式感十足。


购置完这些基本装备,到海南时,身上已基本没剩下什么钱,烟只抽得起3块5的双喜。


这时,群里的骑友支了一招:QQ上有一个骑行部落,到那里发帖子、发图片,会有人关注、打赏。


于是,郭少宇开始在QQ兴趣部落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分享自己的骑行动态,一天能赚四五十元。更重要的是,这些陌生人的点赞、鼓励和善意,给自己的骑行带来不少动力。



坚持一段时间后,QQ部落的管理人员注意到郭少宇发布的内容质量不错,建议他写一篇更详细、系统的文章,讲述自己的故事和骑行历程,写完平台帮忙推流一把。


郭少宇一听,可行,洋洋洒洒写了一篇长文。文章一出,立刻爆火,获得了小千万的阅读量,一夜之间,查看的帖子数量达到了120万,引发6万4千多次点赞。


这篇文章后来赚了1万多元,完全在郭少宇的意料之外。


“骑行能赚钱,是我没想到的。再加上它既是自己的爱好,又能锻炼身体,就觉得这件事情能继续下去。”


郭少宇用这笔钱买了一辆公路自行车,完成环海南岛骑行后,继续北上,用半年时间骑完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同时,陆续在各大社交平台用小视频记录、分享自己骑行途中的点滴。




02  目 标 

既收获朋友,还能有收入

确定骑行可以成为自己的工作


最初骑行,郭少宇基本天天扎营,除非实在扛不住,需要洗个澡,才会到旅馆住一晚。扎营点他通常会选一些空房子,砌几块砖当简易灶台,拾些柴火点上,把锅往上一搁,煮点面条,放点盐,用自己带的大酱拌一拌,吃完就睡——这样的生活,已成他的户外常态。


郭少宇的路餐


不过,总有意想不到的遇见,同样是户外常态。


一次,骑行到贵州时,已经天黑,饥肠辘辘的郭少宇还没来得及找好扎营点,此时正好瞧见路口有户人家,饥饿使他顾不得许多,壮了壮胆,便上前询问:“大姐,有吃的吗?”


大姐瞅了瞅眼前形神憔悴、不修边幅的陌生人,似乎有些害怕,没回话,缩回院内。没一会儿,院内走出一男人,看样子是刚刚那位大姐的丈夫,家里的男主人。二人简单几句对话后,男主人便将郭少宇带进房间,给他煮了一份带汤的米饭,还特意加了个煎鸡蛋。


吃完饭,郭少宇回到男主人家院子附近的小树林,扎上帐篷,准备安顿好后开会儿直播便歇息。不料,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


正在帐篷内直播的郭少宇,突然发现有个小孩“敲”自己的帐篷,“我爸爸叫你上我家去住!”


原来,小孩是刚刚那户男主人家的儿子。小孩解释说,现在是家里正点吃饭,之前那顿不算,所以正式邀请郭少宇去家里吃饭并留宿。


郭少宇本不想给人家添麻烦,但拗不过小孩的盛情,便只好跟着再次来到男主人家。


有了先前的相处,这回再见面的二人热络了许多,吃着吃着,便喝上了酒。喝到尽兴处,又唱起了歌。


唱歌本就是郭少宇拿手强项,这一开嗓,两人岂有不惺惺相惜之理。男主人家里正好有一个家庭式的KTV包厢,他又叫上几个朋友,一伙人把盏畅饮,纵情高歌,好不快活。


“那夜,真嗨。”


郭少宇有很多朋友都是通过户外骑行认识的,至今仍往来密切,十分要好。


骑行完贵州,郭少宇又转战云南,到昆明时已临近春节,2016年的骑行旅程也随之告一段落。


回家过年时把账一算,发现在外骑行这半年,不但没倒贴钱,反而赚了近3万元。


骑行不仅能收获朋友,还能收获生活保障,这也让郭少宇目标更加明确——骑行可以作为自己今后的事业!


从此,318国道、新藏线、内蒙古等国内经典骑行线路上,多了一个身影——一位骑行少年,一只手稳稳地掌控着方向盘,一只脚风驰电掣般踩着脚踏板转动,自行车后座的行李箱上大大写着“坚持”二字,铁框里放着一只假肢——他迎着风,一脸笑意,在风景如画的路上飞奔而过,却比路上的任何风景,都更打动人心。


而打动骑行少年郭少宇的,是在路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温情。





03  收 获 

“没遇到过一个坏人,全是善意”


“骑行这么多年,从没遇到过一个坏人,收获的全是善意。”


户外骑行,累与险,在所难免。然而,总有温暖的人和事,慰藉一路辛劳。


2017年6月骑行318国道时,有一次境遇让郭少宇印象极为深刻。


出发前,他已经把318国道每一段的攻略做好。行至波密段时,按照原计划,16点多,郭少宇便已抵达当天的目的地,一看天还没黑,东北人豪爽个性一上头,于是“继续干!”。


结果这一骑,骑到快21点。眼看天色越来越黑,沿路却一直看不到任何人影,更别提住宿的地方。无奈,郭少宇只得硬着头皮继续骑。


此刻,身旁的一侧是高耸陡峭的山崖,另一侧是深浅未知的河水,水声哗哗的,大得有些放肆,前方的路,吉凶未卜。一眼望不到边的黑夜,偏偏又召唤出脑海里各种不合时宜的念头:骑之前,有人说这段路会有野兽,还有人说每年这条线路上都有人失踪……


一股莫名的恐惧,不可抑制地在心底蔓延开。


往回骑,显然不现实,毕竟318国道线路的险,不是想撤退就能撤退的。比如个别隧道,长度一两公里却没有灯;个别的路段大车多,由于海拔高、缺氧,爬坡的时候,人和车都有些力不从心,大车、自行车不得不一路齐行,行进中的双方都容不得半点闪失。


“骑虎难下,挺痛苦的,真的是骑到了崩溃的程度。后来干脆不骑了,就坐在路边。”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两束车光打了过来,是两辆拉着西瓜的皮卡。郭少宇像看到救星一样赶紧上前招手,前面的车直接从他身旁驶过,好在后面的车子停了下来。


皮卡内已经坐满了人,但司机师傅还是帮郭少宇把自行车搬上皮卡,把人也“加塞”进后排座椅。


接着,皮卡又开了两个多小时,翻了一座山、一个垭口,来到县城。郭少宇买了一条150元的烟,作为答谢,送给司机师傅,但对方并没有接受“酬劳”。


遇好心路人相助,度过旅途窘境的情况,在郭少宇的骑行中,经常遇到。


2018年骑行南疆,快进入喀什的时候,郭少宇寻到当地一处村支部办公处,想要借宿一晚,在值班的是一位二十岁上下的姑娘。


“请问有睡觉的地方吗?”郭少宇格外小心,有之前在贵州的“前车之鉴”,他生怕吓着对方。


没想到姑娘不但没有害怕,反而邀请他到自己家去住。并且,提前打电话告知自己家人这一消息。等郭少宇到她家时,她的家人早已给他收拾出家里最好的新卧室,拿出崭新的被褥给他盖。


郭少宇实在推脱不掉这家人的好意,但也不想把人家房间的物品弄脏或弄乱,所以还是拿出自己的行李铺在地上,躺了一宿。


“那天从下午4点到晚上10点,我在她家吃了三顿饭。最开始给我做的是面条,第二顿烧烤,第三顿是羊肉汤面。各式各样好吃的。”


后来,姑娘的奶奶还问他需不需要钱,姑娘的邻居,也特别热情地过来嘘寒问暖。


“走这一路有太多人帮助过我了,而且全都是诚心诚意的,甚至每天都会有,只要你在路上骑,只要你遇到人。”


骑行路上,不少好心路人都热情地给郭少宇提供吃的、喝的,甚至有的还要给他塞钱,但给钱的郭少宇会拒绝。




04  回 馈 

从精神助人到行动助人


“那段时间,除了骑,只想骑,不想吃饭,也感觉不到累,像个傻子一样。


有时候一天骑行一两百公里,到了一个城市之后,在那做直播,随便找个广场就开始唱歌,唱到半夜便找个酒店睡觉,睡到早上九十点,然后接着骑,“那会儿就那么简单。”

也许正是这份简单和纯粹,更多的人开始关注郭少宇,各大媒体纷纷向他发出邀约。

一时间,郭少宇的名字和脸孔频频出现在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网等主流媒体平台,但是采访的重点无非旧事重提——怎么出的事,出事后是不是想死,最后怎么走出来的……

郭少宇说,自己其实没啥想说的,就是喜欢骑行而已。

随着骑行时间越长,自己也成长一些后,一边骑行,一边听着音乐,脑中会开始浮现一些往事,眼泪会情不自禁跟着落下。郭少宇也目睹过其他人,骑着骑着,就哭了,哭完,还笑……


这是事实,他自己也解释不清为什么。


“或许每个人宣泄情绪的方式不一样,有些人喝酒,有些人打牌,可能我的方式,就是骑行。”



自己的故事、分享的视频,能感染到别人,给予别人某些力量,这些的确会令郭少宇感到欣慰。


“有好多人给我发私信,分享自己生活的难,以及无处倾诉的话。有时候,一段文字就占满整个手机屏。能够得到这份信任,是自己的幸运。”


成为户外圈红人的郭少宇,并不为流量或名利裹挟,他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骑行在路上。唯一有所改变的是,过去,自己得到过太多帮助,而接下来,他想尽力去帮助他人。



去年,为了帮助被疫情封控的拉萨,郭少宇建了一个群,与四五个朋友共同出谋划策,凑了口罩、防护服等1万多元的物资,运往拉萨。


“帮助别人的方式有多种,有的是金钱、食物上的支助,有的是心灵上的帮助。可能之前更多的是别人看了我的视频,精神层面受到鼓舞。而现在,我更期待用实在的力量去回馈,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精神层面的励志


如今,郭少宇环球骑行之旅已经上路半月有余,个人骑行总里程8万公里这个停滞许久的数字,终于更新。

他依旧如意气风发的少年,穿行于异国他乡的街道。在越南,偶遇一群四五岁年纪的小孩跟他打招呼说着“hello”,他便掏出一张纸币给小孩们买糖果;在老挝,他拿着一罐棒棒糖,分发给当地的孩子。

郭少宇在老挝与当地小孩的合影
“我特别想成功,成功以后,我也去帮助别人,不仅仅用嘴,而且要用真实的东西,比如物资,比如


上一篇 下一篇